临轩弄郡章,得人方付此
诗句 | 读音 |
---|---|
得人方付此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四紙 拼音: dé|děi|derén fāngfùcǐ |
临轩弄郡章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ín xuānnòng|lòngjùn zhāng |
临轩弄郡章,得人方付此释义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人方】即夷方。人,通“夷”。殷代分布在今山东一带。帝乙、帝辛时曾多次抗殷,后为殷所并。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付】《唐韻》《集韻》《韻會》方遇切,音傳。畀也,授也。《孔叢子·記義篇》孔子曰:若苟付可付。則己不勞,而賢才不失矣。又《集韻》符遇切。同祔。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祥掌國事。《註》付當爲祔。又姓。 《說文》从寸持物對人。《徐鉉曰》寸,手也。亦作仅。漢典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考證:〔《周禮·春官》大祝,言甸人讀禱付練詳掌國事。〕 謹照原文詳改祥。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让诉寃於帝,詔膺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唐王维《少年行》之四:“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清史稿·礼志九》:“乾隆十四年,定命将仪三:一曰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皇帝临轩颁给。”2.在窗前。轩,窗槛。唐元稹《莺莺传》:“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典
【弄】《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貢切,籠去聲。《爾雅·釋言》玩也。《疏》謂玩好也。《詩·小雅》載弄之璋。《前漢·趙堯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又戲也。《左傳·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註》弄,戲也。《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註》師古曰:弄田,謂宴游之田。又《韻會》侮也。《前漢·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爲屈。又樂曲曰弄。《晉書·桓伊傳》王徽之泊舟靑溪側,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伊便下車,踞胡牀,爲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南史·隱逸傳》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傳焉。《嵆
【郡章】守的印玺。借指郡太守。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始从郎署,出领郡章。”宋秦观《代贺皇太后受册表》:“臣谬通属籍,叨假郡章。”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