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诗句 | 读音 |
---|---|
礼容肃睦缨緌外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仄 韵脚:去十四泰 拼音: lǐ róngsù mùyīng ruíwài |
和气熏蒸剑履间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é qìxūn zhēngjiàn lǚjiān|jiàn |
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释义
【礼容】1.礼制仪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陈书·程文季传》:“文季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2.汉乐名。《汉书·礼乐志》:“高祖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隋书·音乐志下》:“﹝汉高帝﹞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秦之《五行》也。”
【肃睦】。《淮南子·氾论训》:“天下安寧,政教和平,百姓肃睦,上下相亲。”《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宋陈亮《汪夫人曹氏墓志铭》:“亮退而读其状,见其所载主簿公与其兄将仕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如其为父子之居者。”2.同“肃穆”。唐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一本作“肃穆”。唐韩偓《梦中作》诗:“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缨緌】亦作“缨绥”。冠带与冠饰。亦借指官位或有声望的士大夫。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珮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一:“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唐李益《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诗:“明质鶩高景,飘颻服缨绥。”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两堦腾肆乐之懽,四海庆寝兵之候,缨緌毕集,玉帛交陈。”清唐孙华《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邑中恶子任猖狂,往往缨緌被蹂躪。”
【和气】1.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韩非子·解老》:“孔窍虚,则和气日入。”唐刘商《金井歌》:“文明化合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宋王安石《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之一:“万物已随和气动,一樽聊与故人来。”2.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汉王充《论衡·讲瑞》:“瑞物皆起和气而生。”《朱子语类》卷一○六:“自古救荒只有两説: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明杨慎《词品·雪辞》:“满天和气,太平有象。”3.温和的气度。《礼记·
【熏蒸】”。
【剑履】见“剑履上殿”。
【间】〔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