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

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

诗句读音
离骚久相从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三鍾
拼音: lí sāojiǔxiāng|xiàngcóng|zòng
浊酒不待赊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zhuó jiǔbù dàishē

离骚久相从,浊酒不待赊释义

【离骚】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类对》:“刘斯立跂,莘老丞相长子,贤而能文。建中靖国间,丞相追復,斯立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汉王逸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唐岑参《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宋方岳《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3.牢骚。《北史·儒林

【久】《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从】《說文》從本字。《陸佃曰》二人向陽爲从,向隂爲比。士之趨嚮,不可不愼。(從)《廣韻》疾容切《集韻》《韻會》《正韻》牆容切,俗平聲。《說文》本作从。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聖。又《廣韻》就也。《易·乾卦》雲從龍,風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又《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不聞人從日邊來。又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筦人。又《廣韻》《集韻》七恭切,促平聲。《廣韻》從容也。《正韻》從容,舒緩貌。《書

【浊酒】等酿制的酒,较混浊。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时与亲旧叙阔,陈説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宋张孝祥《浣溪沙》词:“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清李景福《暮春遗意》诗:“残灯和梦断,浊酒带愁倾。”

【不待】1.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唐韩愈《处士卢君墓志铭》:“处士少而孤,母夫人怜之,读书学文,皆不待强教,卒以自成。”《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死人,更不待説,漂的满河都是。”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八》:“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2.不想;不愿意。

【赊】《唐韻》式車切《集韻》《韻會》詩車切《正韻》詩遮切,音奢。《說文》貰買也。《周禮·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貨而斂賒。《註》無貨則賒,貰而予之。又《類篇》一曰遠也。《王勃·太公遇文王贊》城闕雖近,風雲尚賒。又《篇海》凡人謂遲緩爲賒。又同奢。《後漢·仲長統傳》楚楚衣服戒窮賒。《註》奢同。又叶詩戈切。《謝靈運·感時賦》相物類以迨已,閔交臂之匪賒。揆大耋之或遄,指崦嵫于西阿。 《正字通》俗从余作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