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终归舜,羹墙欲见尧
历数终归舜,羹墙欲见尧释义
【历数】法。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汉书·律历志下》:“历数之起上矣。”唐柳宗元《舜禹之事》:“﹝舜﹞合时月,正历数。”《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有一人姓王名朔,亦善通五行历数之书。”2.古谓帝王代天理民的顺序。历,也写作“厤”。《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何晏集解:“厤数谓列次也。”邢昺疏:“孔注《尚书》云:谓天道。谓天厤运之数。帝王易姓而兴,故言厤数谓天道。”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今天眷明德,民怀奥主,历数允集,歌讼同臻。”唐杜甫《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謳歌
【终归】中神兽名。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终归知往,乾鹊知来,鱼伯识水旱之气,蜉蝣晓潜泉之地。”2.终究;毕竟。唐张鷟《游仙窟》:“纵使身游万里外,终归意在十娘边。”朱德《纪念八一》诗:“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杨朔《海天苍苍》:“事实终归是事实,我的儿子再也活不过来了。”
【舜】〔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輸閏切,音蕣。《說文》草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藑,蔓地連華。又《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傳》舜,木槿也。又有虞氏之號。《史記·五帝紀》虞舜者,名曰重華。《註》駰按:諡法曰:仁聖盛明曰舜。又姓。見《姓譜》。
【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於墙,食则覩尧於羹。”后以“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的意思。宋李纲《邀说十议·议修德》:“思宗社之危而不忘之於寤寐,念父兄之辱而欲见之於羹墙。”清顾炎武《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之一:“因思千古同昏旦,几席羹墙尚宛然。”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尧】〔古文〕《廣韻》五聊切《集韻》倪幺切,音僥。《說文》高也。从垚,在兀上。高遠也。《白虎通》堯猶嶢也。嶢嶢,至高貌。古唐帝。《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又姓。魏堯暄,上黨人,以武功著。又《諡法》翼善傳聖,善行德義,皆曰堯。又人名。《前漢·高帝紀》帝擢趙堯爲御史大夫,曰無以易堯。《宋史》堯叟,堯咨,堯佐,兄弟皆有聲,世謂氏三堯。又山名。《山海經》美山東北百里曰大堯山,今直隸眞定唐山,縣亦名堯山以堯始封得名。 或作。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堯。兀,會高意。一曰从三土積累而上,象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