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实,升提刑,丘宗卿,加龙图
诗句 | 读音 |
---|---|
加龙图 | 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jiālóng tú |
丘宗卿 | 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qiūzōng qīng |
升提刑 | 平仄: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shēng tíxíng |
刘公实 | 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liúgōngshí |
刘公实,升提刑,丘宗卿,加龙图释义
【加】《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家。《說文》語相增加也。从力口。《徐曰》會意。《爾雅·釋詁》重也。《註》重也。《玉篇》益也。《論語》又何加焉。又《廣韻》上也,陵也。《論語》吾亦欲無加諸人。《註》陵也。又《增韻》施也,著也。《禮·冠義》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又《韻補》叶居何切,音哥。《東方朔·七諫》蓬艾親入御于牀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棄捐葯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又叶居之切,音姬。《三略》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彊有所加。
【龙图】1.即河图。汉应劭《风俗通·山泽·四渎》:“河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唐张九龄《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舜亦命禹,夏氏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2.借指神授的君权。南朝梁江淹《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丹陵之君,款金泥而谢贤;嬀墟之后,眷龙图而惭德。”唐张说《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参见“河图”。3.天子的雄图。唐薛克构《奉和展礼岱宗涂经濮济》:“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4.指皇帝的玺印。唐太宗《帝京篇》之二:“玉匣
【丘】〔古文〕《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又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又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又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又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又《前漢·法
【宗卿】1.与国君同宗之大臣。《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杜预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鲁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2.宗正寺卿的省称。唐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仇兆鳌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3.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南朝梁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宋苏轼
【升提】治疗因中气下陷而出现的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的一种方法。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吕医误为太阳经,以升麻、羗活二味升提之,将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汤可治,然亦危矣!”
【刑】〔古文〕《集韻》同。《說文》罰辠也,國之罰也。从井刀,刀守井,飮之人入井,陷于川,守之割其情也。《韻會》復古篇云:从刀幵聲,剄也。从刀井,法也。今經史皆通作。
【刘】〔古文〕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殺也。《書·盤庚》重我民,無盡劉。《詩·周頌》勝殷遏劉。《左傳·成十三年》劉我邊陲。又《爾雅·釋詁》劉,也。《疏》謂敷也。又《爾雅·釋詁》劉,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樂。《詩·大雅》捋采其劉。《毛傳》劉,爆爍而希也。又《爾雅·釋木》劉,劉杙。《註》劉子生山中。《疏》劉一名劉杙,其子可食。又姓。《韻會》凡二十五望,自陶唐氏劉累之後。又《集韻》力九切,留上聲。好也。又《集韻》龍珠切,音鏤。殺也。漢禮,立秋有貙劉。又《同文備考》作鐂。
【公】〔古文〕《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音工。《說文》平分也。从八从厶。八,猶背也。厶音私。《韓非曰》自營爲厶,背厶爲公。《徐曰》會意。《爾雅·釋言》無私也。《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又《玉篇》方平也,正也,通也。又《禮·禮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註》公猶共也。又爵名,五等之首曰公。《書·微子之命》庸建爾于上公。又三公官名。《韻會》周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漢末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爲三公。東漢太尉,司徒,司空爲三公。又官所曰公。《詩·召南》退食自公。又父曰公。《列子·黃帝篇》家公執
【实】〔古文〕宲《唐韻》《廣韻》神質切《集韻》《類篇》《韻會》食質切,音失。《說文》實,富也。从宀从貫。貫,貨貝也。《廣韻》誠也,滿也。《增韻》充也,虛之對也。《易·本義》乾一而實,坤二而虛。《孟子》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宋程頤曰》心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又華實。《晉語》華則榮矣,實之不知,請務實乎。《史記·商鞅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又物成實也。《爾雅·釋草》果臝之、括樓昺疏。實卽子也。《禮·月令》季春,乃爲麥祈實。《註》謂於含秀求其成也。又品物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庭實旅百。《註》庭之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