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写清音,青山发令姿

流水写清音,青山发令姿

诗句读音
流水写清音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iú shuǐxiěqīng yīn
青山发令姿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qīng shān1|4lìng zī

流水写清音,青山发令姿释义

【流水】流动的水;活水。《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宋沉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碧野《富春江畔》:“这流水是半山‘冰壶洞’的飞瀑渗入山脚的‘双龙洞’,汇成深潭,然后由‘双龙洞’石潭中流出来,形成了这一条长流不涸的山涧。”2.谓水向低处流逝。《东观汉记·明帝纪》:“十四年,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3.形容流逝的岁月。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史记·货殖列传》:“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写】《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說文》置物也。《廣韻》除也,程也。《增韻》傾也,盡也,輸也。《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註》寫,除也。《小雅》我心寫兮。《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又《禮·曲禮》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又洩也。《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又膽鈔也。《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又摹畫也。《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註》放,效也。又鑄像曰寫

【清音】清越的声音。《淮南子·兵略训》:“夫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清音浊。”晋左思《招隐诗》之一:“非必有丝竹,山水有清音。”唐张文姬《沙上鹭》诗:“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郁达夫《沉沦》一:“这幽谷深深,全充满了她的歌唱的清音。”2.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与浊音相对。3.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省,用琵琶、二胡等伴奏。汉

【青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一见我这里青山隐隐,緑水迢迢,便问我借与他居住。”海默《我的引路人》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指归隐之处。唐贾岛《答王建秘书》诗:“白髮无心镊,青山去意多。”宋范仲淹《寄石学士》诗:“与君尝大言,定作青山隣。”严复《送沉涛园备兵淮扬》诗之一:“相看白髮盈头出,长恐青山与愿违。”3.山名。一名青林山。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于此,故又称谢公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令姿】容。晋陶潜《闲情赋》:“夫何瓌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羣;表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传闻。”逯钦立注:“令姿,美容。”明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又岳州徐君宝妻某氏,亦同时被虏来杭,居韩蘄王府。自岳至杭,相从数千里,其主者数欲犯之,而终以巧计脱。盖某氏有令姿,主者弗忍杀之也。”2.指美好的形态、形象。宋苏轼《泛颍》诗:“我性喜临水,得潁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吏民相笑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