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

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

诗句读音
惜别暮春晖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xī biémùchūn huī
留思芳树饮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liú sīfāng shùyǐn

留思芳树饮,惜别暮春晖释义

【惜别】得离别。南朝齐王融《萧谘议西上夜禁》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唐岑参《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惜别冬夜短,务欢杯行迟。”宋司马光《和道粹春寒趋馆马上口占》:“雪华犹惜别,物意倍添新。”巴金《家》十九:“瑞珏和淑英姐妹们想到琴第二天就要回家去,都有一种惜别的心情。”典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春晖】光。《太平御览》卷九九二引晋傅咸《款冬冬赋》:“华艷春暉,既丽且姝。”宋司马光《陪诸君北园乐饮》诗:“花卉正浓风日好,今年已不负春暉。”郭沫若《长春集·喜雪》:“晨曦含笑春暉暖,大地欢呼蟊贼消。”2.喻慈母之恩。语出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暉?”明朱鼎《玉镜台记·寄家书》:“念我曹,还待要报答春暉,克全子道。”3.指慈母。清方文《述哀》诗:“春暉不肯待,风木嗟何及。”

【留思】犹留心,关心。《淮南子·人间训》:“是故圣人者,常从事於无形之外,而不留思尽虑於成事之内。”《后汉书·杨震传》:“﹝陛下﹞留思庶政,无敢怠遑。”2.留念,怀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留思北顾,涕渐渐兮。”王逸注:“言己所以留精思,常北顾而视郢都,想见乡邑,思念君也,故涕渐渐而下流。”3.谓文思滞涩。《新唐书·韦承庆传》:“﹝承庆﹞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选。属文敏,无留思,虽大詔令,未尝著藁。”宋陈亮《<谪仙歌>序》:“欣观《李白集》,高吟数篇,皆古今不经人道语,骚章逸句,洒然无留思。”典

【芳树】佳木;花木。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十三:“芳树垂緑叶,清云自逶迤。”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芳树笼秦栈,春流遶蜀城。”明余思复《寒食日游焦山》诗:“郭外参差一径斜,乱烟芳树带樵家。”2.乐府曲名。《汉铙歌》十八曲之一。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