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丹经卷后注释

留题丹经卷后注释

【桃花源】潜作《桃花源记》,谓有渔人从桃花源入一山洞,见秦时避乱者的后裔居其间,“土地平旷,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渔人出洞归,后再往寻找,遂迷不复得路。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唐李白《古风》之十五:“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宋梅尧臣《华亭谷》诗:“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杨朔《木棉花》:“香港,这个美丽的海岛,暂时还是平静的,因此便成为富人的桃花源了。”典
【男耕女织】男的耕田,女的织布。旧时指农家男女分工辛勤劳动。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二·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元萨都剌《过居庸关》诗:“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陈宣帝三》:“地之力,民之劳,男耕女织之所有,殫力以营之,积日以成之,委输以将之。”
【鞭笞鸾凤】策凤鸾乘之以行。比喻闲逸、高雅的生活。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诗:“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鸞凤终日相追陪。”方世举注:“上界真人比云夫,亦兼比钱徽,散仙乃公自比,亦兼比张籍。言云夫给事宫中,走马看花,未极有趣。不如我等閒官,纵游无禁也。”亦作“鞭鸞笞凤”、“鞭麟笞凤”。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先君竹谷老人送以诗云:‘怨鹤惊猿辞旧隐,鞭鸞笞凤总新知。’”宋裘万顷《喜范光伯相过》诗:“安得飞腾九霄外,鞕鸞笞凤日相陪。”元李孝光《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诗:“鞭麟笞凤作官府,往往吹笙碧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