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诗句读音
刘项持兵鹿未穷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iúxiàngchíbīnglùwèiqióng
自乘黄屋岛夷中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zì chénghuáng wūdǎo yí1|4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释义

【刘】〔古文〕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殺也。《書·盤庚》重我民,無盡劉。《詩·周頌》勝殷遏劉。《左傳·成十三年》劉我邊陲。又《爾雅·釋詁》劉,也。《疏》謂敷也。又《爾雅·釋詁》劉,樂也。《疏》木枝葉稀疎不均爲樂。《詩·大雅》捋采其劉。《毛傳》劉,爆爍而希也。又《爾雅·釋木》劉,劉杙。《註》劉子生山中。《疏》劉一名劉杙,其子可食。又姓。《韻會》凡二十五望,自陶唐氏劉累之後。又《集韻》力九切,留上聲。好也。又《集韻》龍珠切,音鏤。殺也。漢禮,立秋有貙劉。又《同文備考》作鐂。

【项】《唐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學上聲。《說文》頭後也。《釋名》項,确也。堅确受枕之處。《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頍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又冠後爲項。《儀禮·士冠禮》賔右手執項。《註》項,結纓也。又國名。《春秋·僖十七年》夏滅項。《註》項國,今汝隂項縣。《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項。故國。又《唐書·西域傳》党項,漢西羌別種。又姓。《韻會》本姬姓國,齊滅之,子孫以國爲氏。《史記·項羽本紀》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又大也。《詩·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說文》獸也。《玉篇》麞屬。《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詩·小雅》呦呦鹿鳴。又鹿蜀,獸名。見《山海經》。又鉅鹿,郡名。《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又獲鹿、束鹿,縣名。《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又地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註》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穷】《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又《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zdic.net漢典

【自乘】同数相乘。《汉书·律历志上》:“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鐘,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繇出也。”

【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度次得嗣,冠玉冠,佩华紱,车黄屋。”裴駰集解引蔡邕曰:“黄屋者,盖以黄为里。”2.借指帝王之车。唐许浑《登尉佗楼》诗:“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明唐顺之《荥阳行》:“城西夜半赤帝走,独载黄屋开东门。”3.帝王所居宫室。《太平御览》卷四三一引汉应劭《风俗通》:“殷汤寐寝黄屋,驾而乘露舆。”《魏书·李彪传》:“故夏禹卑宫室而恶衣服,殷汤寝黄屋而乘輅舆,此示俭於后王。”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岂望身居黄屋,手御青纶。”宋王观国《学林·路

【岛夷】1.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书·禹贡》:“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唐皇甫曾《送徐大夫赴南海》诗:“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宋杨万里《和巩采若游蒲涧》诗:“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区。”王闿运《贵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铭》:“巡抚崧蕃公问疾,唯以岛夷窥伺为虑。”2.南北朝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北朝称南朝为岛夷。《北史·序传》:“大师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南北分隔,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3.指倭寇。亦泛称外国侵略者。含有鄙视意。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