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先声病,群书欲备详
诗句 | 读音 |
---|---|
六学先声病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四十三映 拼音: liù|lùxuéxiān shēngbìng |
群书欲备详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qúnshūyùbèixiáng|yáng |
六学先声病,群书欲备详释义
【六】《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又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又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学】《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敎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爲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又姓。見《姓苑》。又叶許旣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叶下司,司音細。又叶後
【先声】谓使人震慑而先发的声威。唐张九龄《勅北庭经略使盖嘉运书》:“先声既振,后殿载扬。凶党闻之,卷甲而遁。”金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诗:“少日先声慑虎貔,只今骑马欲鷄栖。”清顾炎武《金山》诗:“忽闻王旅来,先声动燕幽。”《花月痕》第四回:“此等乌合之众,大人当以先声夺之。”2.昔日的声望。宋苏轼《送穆越州》诗:“旧政犹传蜀父老,先声已振越溪山。”宋苏辙《送李诚之知瀛州》诗:“春风吹旌旆,先声遍城堡。”3.预兆;前导。鲁迅《准风月谈·喝茶》:“然而我恐怕也正是这牌号就要倒闭的先声。”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七:“然
【病】《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音寎。《說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釋名》病,也。與正氣在膚體中也。又《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又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又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又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又辱也。《禮·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备】〔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避。成也。《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告備。又咸也,副也。《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又先具以待用也。《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又足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又《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又盡也。《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又長兵曰備。《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又搔也。《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註》
【详】《唐韻》似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徐羊切,音翔。《說文》審議也。《玉篇》審也,論也,諟也。《增韻》語備也。《書·蔡仲之命》詳乃視聽。《傳》審也。《詩·衞風》中冓之言,不可詳也。《傳》詳言之也。《穀梁傳·襄二十九年》詳其事,賢伯姬也。《史記·封禪書》其詳不可得而記聞。《前漢·儒林傳》詳延天下方聞之士。《註》詳,悉也。又善也。《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不詳也。《疏》詳者,善也。進退不定,非爲善也。《釋文》王肅作祥。《左傳·成十六年》詳以事神。《註》詳,祥也。又善用心曰詳。《公羊傳·宣十二年》不赦不詳。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