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芒鞋过水东,红裙寂寞酒樽空
诗句 | 读音 |
---|---|
藜杖芒鞋过水东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lí zhàngmáng xiéguò shuǐdōng |
红裙寂寞酒樽空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hóng qúnjì mòjiǔ zūnkōng|kòng|kǒng |
藜杖芒鞋过水东,红裙寂寞酒樽空释义
【藜杖】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晋书·山涛传》:“魏帝尝赐景帝春服,帝以赐涛,又以母老,并赐藜杖一枚。”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藜杖西山且挟书,蹉跎光景徂。”陈毅《夏夜由王家坪归杨家岭》诗:“延水波涛翻骇浪,一灯藜杖送人归。”典
【芒鞋】。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唐张祜《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宋苏轼《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闻一多《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过水】1.越过江河。唐杜甫《即事》诗:“黄鶯过水翻迴去,燕子衔泥湿不妨。”宋翁卷《初晴道中》诗:“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2.亵语。指男女交合。明冯梦龙《万事足·巧计进妾》:“只听得语低低,声细细,帐儿摇,牀儿响,一会颠狂,借车过水,美不可量。”3.让水通过。何士光《种包穀的老人》:“太阳西斜,离落山还有好长一阵,还能从坡下那一块过水丘里,舀起来好几挑水。”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红裙】1.红色裙子。南朝陈后主《日出东南隅行》:“红裙结未解,緑綺自难徽。”唐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皇甫松《采莲子》词:“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2.指美女。唐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宋施彦执《北牕炙輠》卷下:“或人厚我,使红裙传觴,盘列珍羞。”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尊有緑蚁,座有红裙,与你痛饮一回何如?”《三国演义》第九回:“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寂寞】空虚无物。《吕氏春秋·审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吕向注:“寂寞,言空虚也。”2.寂静无声;沉寂。《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王逸注:“寂寞,无人声也。”晋谢道韫《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老舍《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象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酒樽】尊”。亦作“酒罇”。古代盛酒器。《后汉书·章帝纪》:“岐山得铜器,形似酒罇,献之。”《后汉书·王霸传》:“茂(苏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唐罗隐《梅花》诗:“愁怜粉艷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罇。”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词:“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清厉鹗《人日立春用壬寅年人日雪韵》:“佳节翩翩故作妍,新词祝向酒尊边。”清潘其灿《癸卯岁暮感怀》诗:“梦断梅花乡国远,愁凭竹叶酒樽宽。”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