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
龙虎俨队仗,雷霆轰鼓鼙释义
【雷霆】亦作“靁霆”。1.震雷,霹雳。《易·繫辞上》:“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史记·乐书》作“鼓之以靁霆”。宋苏轼《策略一》:“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其光为日月,其文为星辰,其威为雷霆,其泽为雨露,皆生於动者也。”元刘君锡《来生债》第三折:“赤歷歷那电光掣一天家火块,吸力力雷霆震半壁崩崖。”艾青《光的赞歌》:“他也不怕天帝的愤怒和轰击他的雷霆,把火盗出了天庭。”2.喻威猛、迅猛。亦指威猛迅猛的军队。《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唐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诗:“纵猎雷
【轰】《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宏切,音橫。《說文》羣車聲也。又《廣韻》《集韻》呼逬切《正韻》呼孟切,橫去聲。義同。又叶呼光切,音荒。《韓愈詩》賤不敢辭,忽忽心如狂。飮食豈知味,絲竹徒轟轟。 《玉篇》同。《集韻》或作輷。zdic.net漢典
【鼓鼙】“鼓鞞”。1.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旧唐书·郭子仪传》:“子仪遣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羽林军使长孙全绪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於韩公堆,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清恽敬《答伊扬州书》之二:“是犹毁鼎彝而铸刀剑,舍琴瑟而听鼓鼙。”2.借指征战。《晋书·牵秀传》:“自谓居司直之任,当能激浊扬清;处鼓鞞之间,必建将帅之勋。”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诗:“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驛路楚云西。”清吴伟业《避乱》诗:“为客贪虾菜,逢人厌鼓鼙。”汉
【龙虎】1.龙与虎。晋王嘉《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尅伐;未用之时,常於匣里如龙虎之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又铸铜为大鼓,及飞廉、翁仲、铜駞、龙虎,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2.喻英雄俊杰。三国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二三执事,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会。”唐李白《古风》之一:“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宋苏轼《九日黄楼作》诗:“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自注:“坐客三十餘人,多知名之士。”王十朋注:“崔班《灼灼歌》:坐中之客皆龙虎。”宋周必
【俨】〔古文〕《廣韻》魚掩切《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嚴上聲。《說文》昂頭也。一曰好貌。又恭也。《爾雅·釋詁》儼,敬也。《禮·曲禮》儼若思。又與嚴通。《前漢·匡衡傳》正躬嚴恪。音義同儼。又《詩·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傳》儼,矜莊貌。又《淮南子·本經訓》盤紆刻儼。《註》刻儼,浮首虎頭之屬。 《韻會》琰韻,儼通曮。
【队仗】1.仪仗队。《宋书·恩倖传·阮佃夫》:“帝每北出,常留队仗在乐游苑前,弃之而去。”唐元稹《连昌宫词》:“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鬭风。”清昭槤《啸亭续录·明参政》:“行数日,队仗整肃如行军焉。”2.排偶对仗。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降自齐梁,专攻队仗,边幅復狭。令閲者白日欲卧。”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顿税》:“叔养古诗微嫌冗长,竹垞所评良然。至五律高亮,队仗鲜明;七言律絶,亦復翩翩振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