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和尚,阐提潦倒

龙门和尚,阐提潦倒

诗句读音
龙门和尚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lóng ménhé shàng
阐提潦倒平仄:仄 平 仄 仄
拼音: chǎn tíliáo dǎo

龙门和尚,阐提潦倒释义

【龙门】1.即禹门口。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门阙,故名。《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龙门。”2.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3.指众望所归者。清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虞山钱牧斋先生维时不惟一代

【和尚】语中的不确切的音译。为印度对亲教师的通称。在中国则常指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有时也指女僧。《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和尚神通,儻发吾谋,明日来者,当先除之。”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尼讳‘师姑’,呼为‘女和尚’。”《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院君王氏,夜梦一瞽目和尚,走入房中,喫了一惊。”丁玲《母亲》一:“后来二老爷又出门了,音信都没有,说是看破红尘做和尚去了。”参阅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二、《释氏要览上·师资》。

【阐提】“一阐提”的略称。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师云:夫禀质二仪,皆有涅槃,止因阐提含生之类,何得无佛性,盖是经来未尽耳,乃喝阐提之人,皆得成佛。”唐司空图《与伏牛长老偈》之一:“不筭菩提与阐提,惟应执着便生迷。”宋张商英《护法论》:“须臾老之将至,为虚生浪死之人,自可悲痛,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参见“一阐提”。

【潦倒】1.举止散漫,不自检束。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他﹞几乎和北平土生的公子哥儿的神情毫无二致……神色带着几分潦倒模样。”2.颓丧;失意。唐沉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诗:“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论元元。”《红楼梦》第一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以后他也很凄切地告诉我,说他是如何的潦倒。”3.反常;颠倒。唐苏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