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

诗句读音
隆准早知同鸟喙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lóng zhǔnzǎozhī|zhìtóng|tòngniǎo huì
将军应起五湖心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jiāng|jiàngjūn1|4qǐwǔ hú xīn

隆准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释义

【隆准】1.高鼻。《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準而龙颜。”裴駰集解引文颖曰:“準,鼻也。”《南史·乐蔼传》:“方颐隆準,举动醖藉。”宋陆游《书叹》诗:“曾謁高皇识隆準,伤心无復一人同。”郭沫若《残春》一:“他的颜面细长,他的隆准占据中央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疆域。”2.代指汉高祖刘邦。宋苏轼《送郑户曹》诗:“隆準飞上天,重瞳亦成灰。”明徐渭《亚夫墓》诗:“王者从来云不死,共疑隆準及重瞳。”清陈培脉《徐州怀古》诗:“隆準至今尊帝号,重瞳终古怨天亡。”章炳麟《东夷》诗之六:“汉主有神灵,委心託葭莩……割肉事隆準,道是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同】《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又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又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又《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又《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

【鸟喙】1.鸟嘴。常用来形容尖凸的人嘴。汉班固《白虎通·圣人》:“颜回重瞳,皋陶鸟喙。”北齐刘昼《新论·命相》:“越王勾践,长颈鸟喙,非善终之象,而夏禹亦长颈鸟喙。”2.星名。参见“鸟注”。

【将】〔古文〕《廣韻》卽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良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又《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又《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又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又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又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又承也,奉

【军】〔古文〕《廣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君。《玉篇》衆也。《周禮·地官》五師爲軍。《註》萬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又軍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平邦國。《註》謂威其不協僭差者。又師所駐曰軍。《左傳·桓六年》軍於瑕以待之。《戰國策》軍于邯鄲之郊。《註》屯也。又姓。冠軍侯之後,因氏。又《說文》軍,圜圉也。一曰軍,兵車也。

【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樂名。

【五湖心】谓隐退江湖之志。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诗:“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宋苏轼《书皇亲画扇》诗:“谁谓风流贵公子,笔端还有五湖心。”《青箱杂记》卷五引宋钱昆《题淮阴侯庙》诗:“隆準早知同鸟喙,将军应起五湖心。”参见“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