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稀日渐长,追游不觉至云房
诗句 | 读音 |
---|---|
追游不觉至云房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zhuī yóubù juézhìyún fáng |
绿暗红稀日渐长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lǜ|lùànhóng|gōngxīrì jiàncháng|zhǎng |
绿暗红稀日渐长,追游不觉至云房释义
【追游】“追游”。1.寻胜而游;追随游览。唐温庭皓《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唐康骈《剧谈录·白傅乘舟》:“白尚书为少傅,分务洛师,情兴高逸,每有云泉胜境,靡不追游。”宋贺铸《沁园春·念离群》词:“载酒追游,联鑣归晚,灯火平康寻梦云。”元张可久《满庭芳·山中杂兴》曲:“江山好处追游遍,古意翛然。”明何景明《游郭氏山亭》诗:“旧日追游地,新年此度过。”2.追随游宦。唐顾况《酬漳州张九使君》诗:“无阶承明庭,高步相追游。”见“追游”。典
【不觉】沉睡不醒。《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2.不反悟;不觉悟。《文选·张衡<东京赋>》:“流遁忘反,放心不觉。”薛综注:“流情放心,不自反寤。”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3.没有发觉;没有感觉。《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甚喜,不觉屐齿之折。”唐韩愈《贺太阳不亏状》:“虽有阴云,转更明朗,比於常日,不觉有殊。”明刘基《晚至草平驿》诗:
【至】〔古文〕《唐韻》《集韻》《韻會》脂利切《正韻》支義切,音摯。《說文》飛鳥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玉篇》來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禮·樂記》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註》至,來也。又《玉篇》達也,由此達彼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昃。《詩·小雅》我征徂西,至于艽野。又極也。《易·坤卦》至哉坤元。《註》至謂至極也。又《繫辭》易其至矣乎。《莊子·逍遙遊》故曰:至人無己。《註》至極之人。又善也。《禮·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
【云房】1.僧道或隐者所居住的房屋。唐韦应物《游琅琊山寺》诗:“填壑躋花界,叠石构云房。”明高濂《玉簪记·回观》:“此女当初入观,也非偶然……因此上收入在云房。”《痛史》第十三回:“当下二人叩门入内,説明投宿来意。和尚连忙招呼到方丈里坐地,一面摆出斋饭,就让二人在云房歇宿。”2.喻莲蓬。明郭正域《瑞莲赋》:“重结云房,纷敷宝液。”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暗】《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又《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又《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
【稀】《唐韻》《集韻》《韻會》香依切,音希。《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又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希。
【日渐】1.每天渐进。《庄子·人间世》:“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成玄英疏:“日将渐积之德,尚不能成,况乎鸿范圣明,如何可望也!”北魏宗钦《赠高允诗》之六:“山降则谦,含柔为信。林崇日渐,明升斯进。”2.一天一天慢慢地;逐渐。《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虎臣初时并不阻当,行了数日,嫌他行李太重,担悮行期,将他童僕辈日渐赶逐。”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在曾皓日渐衰颓的暮年里,愫方是他眼前必不可少的慰藉。”
【长】〔古文〕镸《唐韻》《集韻》直良切《正韻》仲良切,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又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又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又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又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又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