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翔凤翥三千许,鹤发鸡皮七十余
诗句 | 读音 |
---|---|
鹤发鸡皮七十余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hè fà jī píqīshíyú |
鸾翔凤翥三千许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uán xiáng fèng zhùsān qiānxǔ|hǔ |
鸾翔凤翥三千许,鹤发鸡皮七十余释义
【鹤发鸡皮】白发皱皮,状老者之貌。北周庾信《竹杖赋》:“噫,子老矣!鹤髮鸡皮,蓬头歷齿。”倪璠注:“鹤髮,白髮也。鸡皮,言其縐也。”元王逢《梦骑驴》诗:“桃花芝草经行异,鹤髮鸡皮语笑同。”清蒲松龄《拟上加意养老诏令天下年七十八十以上者各赐粟帛等项有差群臣谢表》:“山巖涧谷之中,齐呼万岁;鹤髮鸡皮之叟,俱颂三多。”
【七】《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音桼。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賢。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正字通》或通作桼
【十】《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又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又《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又《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鸾翔凤翥】1.鸾凤飞舞。晋陆机《浮云赋》:“鸞翔凤翥,鸿惊鹤奋。”2.比喻字体飘逸,笔势飞动。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白玉蟾》:“﹝白玉蟾﹞善草书,有鸞翔凤翥之势。”清张九征《与王阮亭书》:“屋漏之痕,古釵之脚,非不名世,对右军之鸞翔凤翥,则卧被不敢与争。”
【三千】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唐李白《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指三千大千世界。南朝宋谢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