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舆不碾香尘灭,更残三十六宫月
诗句 | 读音 |
---|---|
更残三十六宫月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入十月 拼音: gēng|gèngcánsān shí liù gōngyuè |
銮舆不碾香尘灭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luán yúbù|fǒuniǎnxiāng chén4 |
銮舆不碾香尘灭,更残三十六宫月释义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残】《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又《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又《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又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又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爲殘。音廩。或洛感反。又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又煑肉之名。《張協·七命》鷰猩脣,髦殘象白。《註》髦,髦牛也。殘白,蓋煮肉之異名。《崔駰·
【三十六宫】极言宫殿之多。汉班固《西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唐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吾闻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宋辛弃疾《酒泉子·无题》词:“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説兴亡。”清李渔《玉搔头·奸图》:“今上因三十六宫七十二院没箇中意的女子,要同朱彬出去访择。”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又《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銮舆】天子车驾。汉班固《西都赋》:“於是乘鑾舆,备法驾。”清唐孙华《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诗:“皇帝二十有七载,鑾舆省俗巡南陲。”2.借指天子。《旧唐书·肃宗纪论》:“故两都再復於鑾舆,九庙復歆於黍稷。”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碾】《正字通》俗字。字彙同輾,非。
【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牀上,使所爱者践之。”唐沉佺期《洛阳道》诗:“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宋柳永《柳初新》词:“徧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寳鞍骄马。”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明唐寅《题<梦草图>为陆勋杰》诗:“池塘春涨碧溶溶,醉卧香尘浅草中。”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三藏法数·六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汉
【灭】〔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