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邮亭知几处,身如估客不论年

路过邮亭知几处,身如估客不论年

诗句读音
路过邮亭知几处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lù guòyóu tíngzhī|zhì1|3chǔ|chù
身如估客不论年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hēnrúgū kèbù|fǒulùn nián

路过邮亭知几处,身如估客不论年释义

【路过】途中经过。宋苏辙《梁山泊见荷花忆吴兴五绝》之四:“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前年进京时,路过上海。”赵树理《杨老太爷》:“村长问他说:‘你是请假回来看看呀,还是出差路过回来看看?’”

【邮亭】1.驿馆;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墨子·杂守》:“筑邮亭者圜之。”《汉书·薛宣传》:“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颜师古注:“邮,行书之舍,亦如今之驛及行道馆舍也。”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邮亭一萧索,烽候各崎嶇。”宋沉遘《五言道中见新月寄内》:“邮亭苦夜永,灯火寒无光。”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2.邮局在街道上、广场上或公园里设立的收寄邮件并办理小额汇款等业务的处所。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几】《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寄上聲。《說文》踞几也。《徐曰》人所凭坐也。《詩·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周禮·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劉歆·西京雜記》漢制,天子玉几,冬加綈錦其上,謂之綈几。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則細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又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唐韻》居衣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身】《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又《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又《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

【估客】即行商。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明何景明《送卫进士推武昌》诗:“仙人楼阁春云里,估客帆檣晚照餘。”清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珠帘十里江都市,铁鹿连船估客檣。”苏曼殊《绛纱记》:“老人与估客候余已久。”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论年】岁,按年龄说。北周庾信《喜晴应诏敕自疏韵》:“有庆兆民同,论年天子万。”前蜀杜光庭《墉城集仙录·紫微王夫人》:“於是高栖于峯岫,并金石而论年耶?”清周亮工《书影》卷二:“论年则幼,在礼则当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