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兵起结愁云,白羽飞书未解纷
| 诗句 | 读音 |
|---|---|
| 白羽飞书未解纷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bái yǔfēi shūwèijiě fēn |
| 绿林兵起结愁云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lù línbīngqǐjié|jiēchóu yún |
绿林兵起结愁云,白羽飞书未解纷释义
【白羽】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2.借指白色的鸟。宋沉遘《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3.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吕氏春秋·不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书·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唐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
【飞书】1.用箭系书射送。汉王充《论衡·超奇》:“是故鲁连飞书,燕将自杀。”《三国志·魏志·赵俨传》:“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2.指疾速传送文书。《晋书·乐志下》:“吴人放命,冯海阻江。飞书告諭,响应来同。”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文静飞书迎文皇看棋。”3.紧急的文书。《后汉书·五行志一》:“光武崩,山阳王荆哭不哀,作飞书与东海王,劝使作乱。”郭希仁《从戎纪略》:“一面草飞书进省请兵,又派人持大令迎促西来援兵。”4.匿名信。《后汉书·梁松传》:“四年冬,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李贤注:“飞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解纷】;排解纠纷。语出《老子》:“挫其鋭,解其纷。”《史记·滑稽列传序》:“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张守节正义:“至於谈言微中,亦以解其纷乱,故治一也。”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雎反间以相秦,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天雨花》第二回:“如今待小弟上前去解纷便了。”
【结】《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韻會》吉屑切,音拮。《說文》締也。《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詩·檜風》我心蘊結兮。又《曹風》心如結兮。《疏》如物之裹結。《禮·曲禮》德車結旌。《註》結,謂收斂之也。《疏》結,纏其旒著於竿也。《前漢·五行志》衣有襘,帶有結。《註》結,締結之結也。又《博雅》曲也。又《玉篇》要也。又《集韻》胡計切,音系。《前漢·張釋之傳》跪而結之。《註》師古曰:結,讀曰係。又《集韻》激質切,音吉。義同。又《集韻》吉詣切,音計。《前漢·陸賈傳》尉佗魁結箕踞。《註》師古曰:結,讀曰髻。
【愁云】1.谓色彩惨淡,望之易于引发愁思的烟云。汉班倢伃《捣素赋》:“伫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南朝宋谢惠连《雪赋》:“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唐胡曾《咏史诗·苍梧》:“无计得知陵寝处,愁云长满九疑山。”宋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词:“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2.比喻忧郁的神色。元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曲:“疎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茅盾《春蚕》四:“村里的空气一天一天不同了。才得笑了几声的人们现在又都是满脸的愁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