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从来出镇州,城南门外水东流
诗句 | 读音 |
---|---|
萝卜从来出镇州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luó bocóng láichūzhènzhōu |
城南门外水东流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2nán ménwài shuǐdōng liú |
萝卜从来出镇州,城南门外水东流释义
【萝卜】莱菔。二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呈羽状分裂,花白色或淡紫色。主根肥大,圆柱形或球形,是普通蔬菜之一。种子可供药用,叫莱菔子。2.这种植物的主根。
【从来】1.亦作“从徠”。来路;由来;来源。《逸周书·大武》:“五虞:一鼓走疑,二备从来,三佐车举旗,四采虞人谋,五后动捻之。”朱右曾注:“备从来,防其断我归路。”唐牛僧孺《玄怪录·张佐》:“佐甚异之。试问所从来,叟但笑而不答。至再三,叟忽怒叱曰:‘年少子,乃敢相逼!吾岂盗贼椎埋者耶?何必知从来!’”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香山寺》:“来青轩在佛殿东,所从来久,其匾额则今上宸翰也。”鲁迅《而已集·略论中国人的脸》:“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2.历来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镇】《字彙》俗鎭字。
【州】〔古文〕《唐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
【南门】南面的正门。《书·顾命》:“逆子釗於南门之外。”《春秋·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2.星名。属角宿,共两星,即半人马座ε和α星。其中α星称“南门二”,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之一。《史记·天官书》:“亢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张守节正义:“南门二星在库楼南,天之外门。”3.复姓。商代有南门蝡。见《鬻子》。汉
【外水】1.水名。指长江流经四川旧彭山县的一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江水自武阳东至彭亡聚者……谓之平模水,亦曰外水。”2.水名。旧彭山县,汉称武阳。彭亡聚亦称彭亡。3.水名。四川以涪江为内水,岷江为外水。《宋书·朱龄石传》:“今以大众自外水取成都,疑兵出内水,此制敌之奇也。”明杨慎《丹铅总录·外水内水中水》:“‘宋刘裕遣朱龄石伐蜀,寇譙纵众军悉从外水取成都。’慎按:‘外水即岷江,自重庆上叙州、嘉定是也。’”4.犹外乡。《二刻拍案惊奇》卷七:“船上外水的人,见他们説的多是一口乡谈,又见日逐往来甚密,无非
【东流】流向东方。《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唐杜甫《别赞上人》诗:“百川日东流,客去亦不息。”《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晓风飘薄已堪愁,更伴东流流水过秦楼。”2.东去的流水。亦比喻事物消逝,不可复返。《庄子·徐无鬼》:“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跡随东流。”明陈汝元《金莲记·惊讹》:“谁道暂离,竟为永别,万里游魂惊夜月,百年宠爱付东流。”《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