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
| 诗句 | 读音 |
|---|---|
| 落第逢人恸哭初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luò dìféngréntòngkūchū |
| 平生志业欲何如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píng shēngzhì yèyùhé rú |
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释义
【落第】科举考试未被录取。唐白居易《送常秀才下第东归》诗:“寒食看花眼,春风落第心。”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人都道我落第无颜,羞归乡里,那知就中自有缘故。”《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状元果是梦中所迎匾上姓名,其子落第。”2.泛指未被选中或成绩不及格。《红楼梦》第三八回:“这场我又落第了!”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同学一百余人,我在其中,不过是没有落第。”汉
【逢】《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弄切,音洞。哀過也。从心動聲。《論語》子哭之慟。又叶徒紅切,音同。《晉書·愍懷傳》今爾之負,抱冤於東。悠悠有識,孰不哀慟。
【哭】《廣韻》《集韻》《韻會》空谷切,音。《說文》哀聲也。从吅,獄省聲。《徐鍇曰》哭聲繁,故从二口。大聲曰哭,細聲有涕曰泣。《玉篇》哀之發聲。《禮·檀弓》歌于斯,哭于斯。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平生】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唐杜甫《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周立波《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赵子彬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晋陶潜《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唐裴度《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唐子方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3.旧交;老交情。唐杨衡《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
【志业】1.志向与事业。南朝梁沉约《临川王子晋南康侯子恪迁授诏》:“门下侍中临川王子晋,志业清敏,器尚夷通。”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董伯念》:“伯念有才名,其志业不凡,不幸为富贵所累,以致短折。惜哉!”赵朴初《云淡秋空·哀郑振铎》词:“肝胆文章,和平志业,耿耿星遥。”2.专心其职业。志,通“识”。《左传·昭公十三年》:“是故明王之制,使诸侯岁聘以志业。”杜预注:“志,识也。岁聘以修其职业。”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何如】如何,怎么样。用于询问。《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子木问於赵孟曰:‘范武子之德何如?’”《新唐书·哥舒翰传》:“禄山见翰责曰:‘汝常易我,今何如?’”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先生如南来,就印陈老莲画集何如?”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左传·僖公九年》:“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汉书·叔孙通传》:“数岁,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蘄入陈,於公何如?’”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史记·儒林列传》:“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金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