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

诗句读音
天中贡赋均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八諄
拼音: tiān zhōnggòng fùjūn
洛下舟车入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luò xiàzhōu chērù
洛下舟车入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luò xiàzhōu chērù
天中贡赋均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八諄
拼音: tiān zhōnggòng fùjūn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释义

【天中】1.天的中央。汉王充《论衡·谈天》:“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2.犹中天,天半。《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应现十方,分身百佛,上极天中,下穷地际。”3.谓鼻之所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裴松之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一。

【贡赋】税。《国语·鲁语下》:“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唐杜甫《有感》诗之三:“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明徐光启《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民乐生则贡赋完而帑藏实,材用备而工役劝。”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所分的贡也有许多不近情理,譬如中国铁器的使用似乎一直到周初才萌芽了的,而在梁州的贡赋上便已经有‘铁’。”

【洛下】1.指洛阳城。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明王世贞《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吾家弱弟惭小落,洛下东西两间屋。”2.复姓。汉代有洛下閎。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舟车】1.船和车。《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夷狄殊俗之国,辽絶异党之域,舟车不通,人跡罕至。”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晧书》:“自刳木以来,舟车之用,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2.谓乘船、乘车旅行。亦借指旅途。清戴名世《<庚辰小题文选>序》:“舟车之暇,乃为抉择小题文之最工者,凡三百餘篇,既卒业而书其説。”如:舟车劳顿。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洛下】1.指洛阳城。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宋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山西老将诗无敌,洛下书生语更妍。”明王世贞《明佐游梁无资作歌见援聊此奉复》诗:“吾家弱弟惭小落,洛下东西两间屋。”2.复姓。汉代有洛下閎。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舟车】1.船和车。《左传·哀公元年》:“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夷狄殊俗之国,辽絶异党之域,舟车不通,人跡罕至。”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晧书》:“自刳木以来,舟车之用,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2.谓乘船、乘车旅行。亦借指旅途。清戴名世《<庚辰小题文选>序》:“舟车之暇,乃为抉择小题文之最工者,凡三百餘篇,既卒业而书其説。”如:舟车劳顿。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天中】1.天的中央。汉王充《论衡·谈天》:“极为天中,方今天下在天极之南。”《晋书·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2.犹中天,天半。《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应现十方,分身百佛,上极天中,下穷地际。”3.谓鼻之所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鼻者艮,此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裴松之注:“相书谓鼻之所在为天中,鼻有山象,故曰‘天中之山’也。”参阅《云笈七籤》卷十一。

【贡赋】税。《国语·鲁语下》:“今我小侯也,处大国之间,缮贡赋以共从者,犹惧有讨。”唐杜甫《有感》诗之三:“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明徐光启《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民乐生则贡赋完而帑藏实,材用备而工役劝。”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序说:“所分的贡也有许多不近情理,譬如中国铁器的使用似乎一直到周初才萌芽了的,而在梁州的贡赋上便已经有‘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