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牓如匹帛,一百万钱赏能获
诗句 | 读音 |
---|---|
一百万钱赏能获 | 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ībǎi wànqiánshǎngnéng|nàihuò |
洛阳大牓如匹帛 | 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平 韵脚:入二十陌 拼音: luò yángdà|dài|tài3rúpǐbó |
洛阳大牓如匹帛,一百万钱赏能获释义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百万】形容数目极大。《国语·晋语二》:“吾命之以汾阳之田百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一人之辨,重於九鼎之寳;三寸之舌,强於百万之师。”唐韩愈《出门》诗:“长安百万家,出门无所之。”粤剧《关汉卿》第八场:“愿你再写新词,多编剧本,口诛笔伐,胜过他百万雄兵。”
【钱】《唐韻》昨先切《集韻》財仙切《正韻》才先切,音前。《玉篇》財也。《集韻》貨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無不徧也。《正字通》冶銅爲錢,易貨也。古之爲市,所有易所無,布幣金刀龜貝之法窮,錢始行。周制以商通貨,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錢外圓而內孔方,輕重以銖。圜者爲均通也。九府者,掌財帛之官也。歷代便之。周景王鑄大錢,曰寶貨,肉好有輪郭,以勸農贍不足,百姓蒙其利。錢形似璧,故亦稱肉好。或謂肉爲邊,不知錢邊曰郭,肉在邊之中也。漢以後,大小輕重不一,名稱各殊,國家攺元必更錢,以年號爲文,輪郭如舊。紀錢制者,唐張台封
【赏】《廣韻》書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兩切,音曏。《說文》賜有功也。《書·大禹謨》賞延于世。又《仲虺之誥》功懋懋賞。《周禮·天官·大宰》三載,則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又《戰國策》故賞韓王,以近河外。《註》賞,猶勸也。又《類篇》一曰玩也,嘉也。《陶潛·移居詩》奇文共欣賞。又凡貽與者亦曰賞。《柳宗元·送薛存義序》于其往也,賞以酒肉,重之以辭。又姓。《姓纂》晉人賞慶,註《周易》。
【能】《廣韻》《集韻》《正韻》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音。三足龞。《爾雅·釋魚》龞三足,能。《註》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註》作三台。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又與耐通。《前
【获】《唐韻》胡伯切《集韻》《韻會》胡陌切,音韄。《說文》獵所獲也。《周禮·夏官·射人》三獲。《釋文》劉音胡伯反。又《集韻》獸名。又《集韻》亦姓。又《廣韻》胡麥切,音畫。得也。《書·太甲》弗慮胡獲。《詩·小雅》笑語卒獲。《傳》獲,得時也。又《爾雅·釋詁》馘,穧,獲也。《註》獲賊耳爲馘,獲禾爲穧。《詩·秦風》舍拔則獲。又《小雅》執訊獲醜。又《廣韻》臧獲。《方言》云:荆淮海岱雜齊之閒,罵奴曰臧,罵婢曰獲。又門名。《左傳·昭二十年》公孟有事于蓋獲之門外。《註》蓋獲,衞郭門。又回獲,縣名。屬北地郡。見《前漢·地理志》。
【洛阳】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越,曾不足以頡頏。”清黄宗羲《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真珠、烟蒲、石竹。”参见“洛阳花”。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牓】《廣韻》北朗切《集韻》補朗切,音榜。《玉篇》牌也。《廣韻》題牓。《杜甫詩》天門日射黃金牓。《集韻》本作榜。木片也。又《集韻》鋪郞切,音滂。履模也。漢典考證:〔《集韻》舖郞切〕 謹照原文舖改鋪。 考證:〔《集韻》舖郞切〕 謹照原文舖改鋪。
【匹】《唐韻》譬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僻吉切,品入聲。《說文》四丈也。《正譌》四丈則八端,故从八。从匸,象束帛形。《前漢·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爲幅,長四丈爲匹。《小爾雅》倍兩謂之匹。《廣韻》俗作疋。又偶也。《詩·大雅》率由羣匹。《註》成王循用羣臣之賢者,其行能匹偶己之心。又《廣韻》配也,合也,二也。《爾雅·釋詁》匹,合也。《註》謂對合也。《疏》匹者,配合也。《詩·大雅》作豐伊匹。又《禮·緇衣》惟君子能好其匹。《註》匹謂知識朋友。又妃匹。《漢匡衡政治疏》匹妃之際,生民之始。又《左傳·桓十年》匹夫無罪。《註
【帛】《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薄陌切,音白。《說文》繒也。《廣韻》幣帛。《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書·堯典》五玉三帛。《傳》三帛,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庸之君執黃。《周禮·春官·典命註》帛,如今璧色繒也。《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帛之冠。《註》大帛,厚繒。《後漢·鄧后紀》必書功於竹帛。《註》帛謂縑素。又執帛,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爲執帛。《註》張晏曰:執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又草名。《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以名云。又姓。《神仙傳》吳有帛和。《水經注》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