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
诗句 | 读音 |
---|---|
岁华如昔 | 平仄:仄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二昔 拼音: suì huárúxī |
风露秒檠 | 平仄: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fēng lùmiǎoqíng |
洛阳年少 | 平仄:仄 平 平 仄 拼音: luò yángnián shào |
洛阳年少,风露秒檠,岁华如昔释义
【岁华】时光,年华。南朝梁沉约《却东西门行》:“岁华委徂貌,年霜移暮髮。”后蜀毛熙震《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宋梅尧臣《次韵任屯田感予飞内翰旧诗》:“岁华荏苒都如昨,世事升沉亦苦多。”郭沫若《井冈山巡礼·登赣州城内八境台》诗:“三江日夜流,八境岁华遒。”2.犹岁时。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岁华春有酒,初服偃郊扉。”唐白居易《答尉迟少监水阁重宴》诗:“人情依旧岁华新,今日重招往日宾。”宋范成大《立秋》诗:“岁华过半休惆悵,且对西风贺立秋。”参见“岁时”。3.泛指草木。因其一年一枯荣,故谓
【昔】漢典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考證:〔《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其塡溝壑。〕 謹照原詩憂其改憂在。 ()《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說文》昔本字。籀文加肉作腊。《字彙》以爲古文昔字,非。腊原从作。又、。
【风露】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唐王昌龄《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郁达夫《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仲则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秒】《唐韻》亡沼切《集韻》《韻會》弭沼切,音眇。《說文》禾芒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韻會》秒之言妙也,微妙也。《前漢·敘傳》產氣黃鐘,造計秒忽。《註》秒,禾芒。忽,蛛網細者。
【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榜也。《唐韻》所以正弓。或作。通作。《詩·秦風》竹閉緄縢。《釋文》弓檠曰。《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內之檠中。《淮南子·修務訓》弓必待檠,而後能調。又借作燈檠字。檠,架也。韓愈有短檠歌。又《唐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景。義同。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敬切,音競。檠子,疉名。《類篇》有足所以几物,卽隔子也。《前漢·地理志》朝鮮民飮食以籩豆。《師古註》以竹曰籩,以木曰豆,今之檠也。漢典考證:〔《詩·秦風》竹閉緄縢。《箋》弓檠曰。
【洛阳】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越,曾不足以頡頏。”清黄宗羲《小园记》:“因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真珠、烟蒲、石竹。”参见“洛阳花”。
【年少】。《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郭沫若《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