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

诗句读音
芦苇暮修修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ú wěimùxiū xiū
溪禽上钓舟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1qínshàng|shǎngdiào zhōu

芦苇暮修修,溪禽上钓舟释义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湿地或浅水,叶子披针形,茎中空,光滑,花紫色。茎可造纸、葺屋、编席等。根茎叫芦根,可供药用。穗可做扫帚。

【暮】《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故切,音慕。本作莫。《說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註》平野中望日將落,如在草茻中也。《史記·伍子胥傳》吾日暮塗遠。《屈原·離騷》恐美人之遲暮。○按經典本皆作莫。今或相承用暮字。

【修修】敝貌。清方文《送侯赤社北归》诗:“因风止江介,毛羽何修修。顾念平生巢,摧頽委荒丘。”参见“脩脩”。2.谨饬貌。清吴定《祭何生文》:“自子来游,於今三岁,炤炤修修,高志敏事。”3.修长美好貌。唐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4.象声词,形容风雨声。宋徐铉《题梁王旧园》诗:“树倚荒臺风淅淅,草埋攲石雨修修。”

【溪】《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禽】〔古文〕《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音琴。《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又戰勝執獲曰禽。《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又姓。《左傳》魯大夫禽鄭。《高士傳》禽慶。又叶渠容切,音窮。《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又《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钓舟】犹渔船。南朝梁刘孝绰《钓竿篇》:“钓舟画彩鷁,渔子服冰紈。”唐李涉《硖石遇赦》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元刘秉忠《溪上》诗:“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