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
诗句 | 读音 |
---|---|
绿阴窗底蔚蓝光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lǜ|lùyīn chuāng3|0wèi lánguāng |
习习清风入座凉 |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xí xíqīng fēngrù zuòliáng|liàng |
绿阴窗底蔚蓝光,习习清风入座凉释义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阴窗】。唐李质《宿日观东房诗》:“洞霞飘素练,蘚壁画阴窗。”典
【蔚蓝】空的颜色。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臺。”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予昔在秦淮赋诗云:‘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毿毿。’”清钮琇《觚賸·石言》:“此中石时有蔚蓝者,秀色可餐,不一见。”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正有三两朵白云浮在蔚蓝的天空。”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习习】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朱熹集注:“习习,飞动貌。”晋左思《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唐卢照邻《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毛传:“习习,和舒貌。”唐吴筠《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冰心《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3.盛多貌。汉蔡邕《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
【清风】清微的风;清凉的风。《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毛传:“清微之风,化养万物者也。”唐杜甫《四松》诗:“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八窗尽落,清风徐来,紈扇罗衫,剖瓜解暑。”瞿秋白《赤都心史》十三:“清风朗日的春早,莫斯科天色已经非常和快。”2.清惠的风化。《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薛综注:“清惠之风,同於天德。”晋夏侯湛《三国名臣序赞》:“丧乱备矣,胜涂未隆,先生标之,振起清风。”宋苏辙《贺致政曾太傅启》:“出同忧患,措国步於安
【入座】见“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