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

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

诗句读音
庐岳镇江介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拼音: lúyuè zhènjiāng jiè
于焉惬林栖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ú yānqièlín1|1

庐岳镇江介,于焉惬林栖释义

【庐】《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閭。《說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詩·小雅》中田有廬。《箋》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焉,以便田事。又《玉篇》屋舍也。《集韻》粗屋總名。《易·剝卦》小人剝廬。《左傳·襄二十三年》則猶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又舍也。《周禮·地官》十里有廬,廬有飮食。《註》廬若今野,徙有庌也。又直宿,舍也。《前漢·金日磾傳》小疾臥廬。《註》殿中所止曰廬。《班固·西都賦》周廬千列。《註》直宿曰廬。又國名。《周語》廬由荆嬀。《註》廬,嬀姓之國,荆嬀,廬女爲荆夫人也。又邑名。《楚語

【岳镇】镇”。1.指封疆大吏。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岳镇闕而不知所取,臺省空而不知所求。”唐韩愈《咏雪赠张籍》诗:“未能裨岳镇,强欲效盐梅。”2.指四岳等名山。《新唐书·礼乐志一》:“中祀社稷、日月、星辰、岳镇、海瀆、帝社、先蚕。”

【江介】江岸;沿江一带。《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晋陆机《辩亡论下》:“于时大邦之众,云翔电发,悬旍江介,筑垒遵渚,襟带要害,以止吴人之西。”唐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追饯扶江介,光辉烛里閭。”清冯桂芬《重建张忠敏公祠记》:“公抚吴凡六年,时流贼出没江介。”2.江左。指长江以东之地。《文选·左思<魏都赋>》:“况河冀之爽嵦,与江介之湫湄。”吕向注:“介,左也。”唐柳宗元《游朝阳岩二十韵》:“羈贯去江介,世仕尚函崤。”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江介之都,夸族之甚,史之

【于焉】从此;于此。唐顾况《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唐唐彦谦《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朱熹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陈奂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崑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唐元稹《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明刘基《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惬】同。見上(字)註。

【林】《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又《爾雅·釋詁》林,君也。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

【栖】解釋《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西。西本古栖字。《說文》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禽經》陸鳥曰栖,水鳥曰宿,獨鳥曰上,衆鳥曰集。《莊子·至樂篇》養馬者宜栖之深林。或作棲。又凡物止息皆曰栖。《魏書·顯祖記》栖心浩然。《陶潛·穫下潠詩》聊得從君栖。又栖遲,遊息也。《陶潛·與從弟詩》栖遲詎爲拙。又栖栖,猶皇皇也。《論語》何爲是栖栖者與。又《集韻》《韻會》《正韻》思計切。音細。雞所止。(棲)《玉篇》同栖。鳥棲也。又《博雅》棲謂之牀。《詩·陳風》衡門之下,可以棲遲。又草名。《詩·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