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职咸位,礼容睟然
率职咸位,礼容睟然释义
【礼容】1.礼制仪容。《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陈书·程文季传》:“文季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周书·儒林传序》:“帝於是服衮冕,乘碧輅,陈文物,备礼容,清蹕而临太学。”《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二年》:“﹝击毬时﹞往来交错,前后遮约,争心竞起,礼容全废。”2.汉乐名。《汉书·礼乐志》:“高祖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隋书·音乐志下》:“﹝汉高帝﹞又作《昭容》、《礼容》……《礼容》生於《文始》,矫秦之《五行》也。”
【睟】《廣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粹。《類篇》視正貌。《正字通》目淸明也。又《廣韻》潤澤貌。《孟子》睟然見於面。《南齊書·高帝贊》端已雄睟。又純也。《揚子·太經》睟君道也。《註》陽氣純也。又天名。《揚子·太經》九天,五爲睟天。又《集韻》祖對切,音晬。目際也。
【然】〔古文〕《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如延切,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又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又《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又《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又《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率】〔古文〕卛《廣韻》所律切《集韻》《韻會》《正韻》朔律切,音蟀。《說文》捕鳥畢也。象絲罔,上下其竿柄也。又《玉篇》遵也。《廣韻》循也。《書·太甲》率乃祖攸行。《詩·大雅》率西水滸。《註》循也。又《廣韻》領也,將也。《左傳·宣十二年》率師以來,惟敵是求。又《襄十年》牽率老夫,以至於此。又《廣韻》用也,行也。又《集韻》從也,自也。又《增韻》皆也,大略也。《前漢·宣帝紀》率常在下杜。《註》總計之說也。下杜,地名。《梁書·王僧儒傳》齊學士刻燭爲詩,四韻則刻一寸。以此爲率。又《增韻》募也。又率先也。《晉書·顧榮傳》榮
【职】《廣韻》之弋切《集韻》《韻會》質力切,音織。《說文》記微也。《徐曰》國有六職,皆主記事之微也。《增韻》執掌也。《爾雅·釋詁》職,主也。《博雅》職,事也。《書·周官》六卿分職,各率其屬,以倡九牧。《周禮·天官·大宰》九曰閒民,無常職。《註》謂無事業者。《史記·張丞相傳》沛公以周昌爲職志。《註》職,主也。志,旗幟也。謂掌旗幟之官也。又《爾雅·釋詁》職,常也。又貢也。《左傳·襄二十八年》共其職貢。《淮南子·原道訓》海外賓伏,四夷納職。《註》職,貢也。又專也。《詩·大雅》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註》專由小人,名爲直
【咸】《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又《易·雜卦》咸,速也。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又星名。
【位】《廣韻》于愧切《集韻》于累切《韻會》喩累切《正韻》于位切,音壝。《說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廣韻》正也。《易·繫辭》聖人之大寶曰位。《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而揖,禮以變爲敬也。又所也。《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朱註》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見《三國志》。 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漢典考證:〔《禮·曲禮》揖人,必違其位。《註》出位面揖,〕 謹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