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固伏枥,槎流旧安井

马老固伏枥,槎流旧安井

诗句读音
马老固伏枥平仄: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mǎlǎogùfú lì
槎流旧安井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四十靜
拼音: 2liú jiùānjǐng

马老固伏枥,槎流旧安井释义

【马】〔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

【老】〔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

【固】〔古文〕怘《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慕切,音顧。《說文》四塞也。从囗古聲。《徐鍇曰》淮南子謂九州之險,爲九州之塞也。《禮·禮運》城郭溝池以爲固。《周禮·夏官·掌固》掌修城郭溝池樹渠之固。《註》掌國所依阻者。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孟子》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又《唐韻》堅也。《論語》學則不固。《詩·魯頌》式固爾猷,淮夷卒獲。《禮·曲禮》將適舍求無固。《註》就館不能無求於主人,執所欲,而必得之,非爲客之義。又《廣韻》再辭也。《書·大禹謨》禹拜稽首固辭。《禮·投壺》敢固以請。《註》固之言如故也,如故

【伏枥】亦作“伏歷”。1.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汉书·李寻传》:“马不伏歷,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唐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气犹思战场利。”2.喻指养育。清纳兰性德《拟古》诗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异駑駘!”3.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汉书·梅福传》:“虽有景公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贪也。”4.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南朝宋鲍照《拟古》诗之六:“不谓乘轩意,伏櫪还至今。”明杨珽《龙膏记·旅况》:“到如今

【槎】《唐韻》《韻會》仕下切《集韻》側下切《正韻》茶下切,音厏。《說文》衺斫也。本作。《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尚書·刋木註》刋,槎其木。又《唐韻》仕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加切,音查。義同。又桴也。同查。見查字註。漢典考證:〔《春秋·公羊傳》山木不槎。〕 謹按公羊傳無山木不槎之文。今改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 考證:〔《春秋·公羊傳》山木不槎。〕 謹按公羊傳無山木不槎之文。今改魯語里革曰山不槎檗。

【流旧】外地迁入的人和祖居当地的人。《后汉书·刘虞传》:“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四年》:“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胡三省注:“流者,他州人流入幽州者也;旧者,旧著籍幽州者也。”明李贽《初潭集·君臣五·强臣》:“苏峻字子高,少有才学,值中原乱,招合流旧,三千餘家,结垒本县,宣示王化,收葬枯骨,远近感悦。”

【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

【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子郢切,精上聲。穴地出水曰井。《釋名》井,淸也。《廣雅》深也。易有井卦。《世本》伯益作井。《汲冡周書》黃帝作井。《孟子》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又《廣韻》田九百畝曰井,象九區之形。《孟子》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又市井。《玉篇》穿地取水,伯益造之,因井爲市也。《師古曰》市,交易之處,井,共汲之所,因井成市,故名。又南方宿名。《史記·天官書》南宮朱鳥東井爲水事。《註》東井八星,主水衡也。又井井,經畫端整貌。《荀子·儒效篇》井井兮其有條理也。又往來連屬貌。《易·井卦》往來井井。又姓。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