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漭风涛外,天随底处寻

漭漭风涛外,天随底处寻

诗句读音
天随底处寻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tiān suí3|0chǔ|chùxún
漭漭风涛外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四泰
拼音: mǎng mǎngfēng tāowài

漭漭风涛外,天随底处寻释义

【天随】1.随顺天然;纯任自然。《庄子·在宥》:“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神动而天随,从容无为而万物炊累焉。”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吾之於五弦也,始则心驱之,中则神遇之,终则天随之。”2.见“天随子”。

【处】《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 《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

【漭漭】文选·宋玉<高唐赋>》:“涉漭漭,驰苹苹。”李善注:“漭漭,水广远貌。”《水经注·巨马水》引汉应劭《风俗通》:“沆,漭也。言乎淫淫漭漭无崖际也。”唐王昌龄《九江口作》诗:“漭漭江势阔,雨开潯阳秋。”清龚自珍《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小东大东,漭漭乌龙,亦有北海,厥受则同。”

【风涛】1.风浪。南朝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诗:“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风涛。”何其芳《树阴下的默想》:“但我却甘愿冒着风涛,带着渴望,独自在无涯的海上航行。”2.比喻艰险的遭遇。唐项斯《欲别》诗:“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元刘因《人情》诗:“人情云雨九疑山,世路风涛八节滩。”明唐顺之《与杨虞坡司马书》:“风涛兵戈倥偬中,因差人入京谢恩。”3.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鲁迅《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