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诗句读音
茂陵归路绝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mào língguī lùjué
谁念此淹留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2niàncǐyān liú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释义

【茂陵】1.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2.陵墓名。(1)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殯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2)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3.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绝】〔古文〕《廣韻》《集韻》情雪切《韻會》徂雪切,音截。《說文》斷絲。从糸从刀从卪,象不連體絕二絲。《廣韻》絕作絶,非。《博雅》斷也。《玉篇》滅也。《書·甘誓》天用勦絕其命。又《詩·小雅》終踰絕險。《箋》踰度陷絕之險。又《禮·月令》振乏絕。《疏》不續曰絕。又《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絕祭。《註》絕肺以祭,謂之絕祭。又《爾雅·釋木》正絕流曰亂。《註》直橫流也。《史記·天官書》絕漢抵營室。《註》索隱曰:絕,度也。《荀子·勸學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註》絕,過也。又《屈原·離騷》萎絕其何傷兮。《註

【谁】《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此】《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又《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淹留】羁留;逗留。《楚辞·离骚》:“时繽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宋贺铸《浪淘沙》词之四:“为问木兰舟,何处淹留?”明张居正《答中元高相公书》:“计来岁春夏间,乃得乞归,拟过梓里,当作一日淹留。”清孙枝蔚《无言病起见遇》诗之一:“莫更还人拜,淹留且考槃。”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章:“经过了令人难忍的淹留,这不死的骷髅才算死绝。”2.隐退;屈居下位。《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生》:“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