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

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

诗句读音
茂陵轻朴学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mào língqīngpǔ xué
宽对乃忻然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kuānduìnǎixīn rán

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释义

【茂陵】1.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见《汉书·地理志上》。2.陵墓名。(1)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殯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也。”(2)明宪宗朱见深的陵墓。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见《明史·宪宗纪》。3.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七:“

【轻】〔古文〕《廣韻》去盈切《集韻》《韻會》牽盈切《正韻》丘京切,音卿。《說文》輕車也。《廣韻》重之對也。又去聲。《廣韻》虛正切《集韻》《韻會》牽正切《正韻》丘正切,音慶。《集韻》疾也。《左傳·桓十二年》絞小而輕,輕則寡謀。又《僖三十三年》秦師輕而無禮。

【朴学】朴质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汉书·儒林传·欧阳生》:“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説,可观。’”唐杜牧《崔璪除刑部尚书等制》:“上知自得,不器难名,既擅高文,兼通朴学,掌言纶阁,典贡春闈。”明方孝孺《家兄寄中秋会饮诗因分韵述怀以答》:“我愚更懒惰,朴学愧前修。”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孔子以后董仲舒以前的儒学是汉人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2.指清代学者继承汉儒学风而治经的考据训诂之学。清梅曾亮《<十经斋文集>序》:“人以先生邃於经而工於文,异

【宽】〔古文〕完《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平聲。《說文》屋寬大也。从宀莧聲。莧音桓,今文省作寬。一曰緩也。《廣韻》愛也,裕也。又舒也。《易·乾卦》寬以居之。《詩·衞風》寬兮綽兮。《註》寬,宏裕也。又《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又《增韻》不猛也。《書·大禹謨》臨下以,御衆以寬。又《君》寬而有制,從容以和。《左傳·昭二十年》子產謂子大叔曰: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又曰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又緩也。《史記·韓非列傳》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又宥也。《史記·廉頗列傳》鄙賤之人,

【对】《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音碓。《說文》應無方也。本作。《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廣韻》答也。《增韻》揚也。《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又《禮·曲禮》侍坐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又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又當也,配也。《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又對簿。《史記·李

【忻然】喜悦貌;愉快貌。《史记·周本纪》:“姜原出野,见巨人跡,心忻然説,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欢,或惨尔而泣。”宋司马光《送李公明序》:“光忻然服其言,益知贤者所存,固非庸人所能及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技》:“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