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简介

毛奇龄简介

毛奇龄(1623~1716)中国清代学者,文学家。

曾名,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等。

因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

萧山(今属浙江)人。

明末廪生。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

授翰林院检讨。

参与修《明史》。

后引疾归里,专事著述。

毛奇龄以经学傲睨一世,挟博纵辩,务欲胜人。

阮元尝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

亦好为诗。

其论诗主张以"涵蕴"、"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

其诗作博丽窈渺,声名甚著。

内容比较狭窄和贫乏。

毛奇龄著述甚丰,仅《四库全书》著录者就有52种。

《西河合集》400余卷,系诸子及门人所编。

毛奇龄相关资料

毛奇龄作品特色

诗词清初诗界名家中,毛奇龄正是在诗歌创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著名词学专家、已故龙榆生教授在其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评日:“奇龄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在清初诸作者,又为生面独开也。”晚清词人陈廷焯(字亦峰)对己作自视过高,爱以个人偏见讥评前辈词家的词没他写的好,说毛奇龄词“造境未深,运思多巧。”现代作家、著名教授施蛰存不以为然… 详细介绍

毛奇龄生平

毛奇龄四岁识字,由其母口授《大学》,即能琅琅成诵。少时聪颖过人,以诗名扬乡里,十三岁应童子试,名列第一,被视为“神童”。当时主考官陈子龙见他年幼,玩笑说:“黄毛未退,亦来应试?”毛奇龄答道:“鹄飞有待,此振先声。”众人皆惊。明亡,哭于学宫三日。后曾参与南明鲁王军事,鲁王败后,化名王彦,亡命江湖十余年。明亡,清兵南下,他与沈禹锡、蔡仲光、包秉德避兵于县之南乡深… 详细介绍

毛奇龄著述名录

毛奇龄的学识渊博,能治经、史和音韵学,亦工词,擅长骈文、散文、诗词,都自成家数。精通音律,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他在书法艺术上也功力深厚,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在清代初年很受推崇。毛奇龄的书法,骨力骏健、笔势挺拔,儒雅清奇、个性强烈,是文人书法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毛奇龄博览群书,经学词章,各擅胜场。遇有异说,必“搜讨源头”、“字字质正”,好持自己独特见解。其所撰… 详细介绍

毛奇龄的热门古诗

荷叶杯·五月南塘水满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小娘停棹濯纤指,水底,见花红。

南柯子(驿馆吹芦叶)

【南柯子】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枝。
相逢风雪满淮西。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
长安书远寄来稀,
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相见欢·花前顾影粼


花前顾影粼粼。水中人。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红斜领,茜儿巾。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毛奇龄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