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啼鸟初相命,烟渚归鸿渐著行
诗句 | 读音 |
---|---|
茅檐啼鸟初相命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áo yántíniǎochūxiāng mìng |
烟渚归鸿渐著行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yān zhǔguīhóng jiànháng|xíng |
茅檐啼鸟初相命,烟渚归鸿渐著行释义
【啼】〔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鸟】《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說文》長尾禽總名也。《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又《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註》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又星名。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相命】1.互相传令。《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役人相命,各杀其长。”杨伯峻注:“互相传令。”2.谓诸侯盟会时互作誓言以相约束。《公羊传·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胥命於蒲。胥命者何?相命也。”何休注:“胥,相也。时盟不歃血,但以命相誓。”3.和鸣。唐杜甫《西阁》诗之一:“有鸟各相命,孤云自无心。”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夫束字十餘,五色彰施,而律吕相命,岂易工哉!故善为是者,取成於心,寄妍於物,融会一法。”
【烟渚】亦作“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宋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元倪瓒《题画赠九成》诗:“把酒风雨至,论诗烟渚前。”
【鸿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六四,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谓鸿鹄飞翔从低到高,循序渐进。晋潘岳《西征赋》:“振鷺于飞,鳬跃鸿渐,乘云頡頏,随波澹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夷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宋契嵩《<坛经>赞》:“若形影之无碍也,若鸿渐之有序也。”2.比喻仕宦的升迁。《文选·班固<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李善注引应劭曰:“鸿,鸟也;渐,进也。言先人至汉十世,始进仕。”南朝宋谢瞻《于安城答灵运》诗:“鸿渐随事变,云臺与年峻。”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