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
诗句 | 读音 |
---|---|
马疑金马门前马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ǎyí|nǐjīn mǎ ménqián mǎ |
香认芸香阁上香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xiāngrènyún xiāng géshàng|shǎng |
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释义
【马】〔古文〕《唐韻》《正韻》莫下切《集韻》《韻會》母下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又《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
【疑】〔古文〕《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音宜。惑也。《廣韻》不定也。《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爲民坊者也。《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又度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註》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嚮之。又《廣韻》恐也。又《增韻》似也,嫌也。又《爾雅·釋言》戾也。又山名。《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註》九疑,山名也。在蒼梧。又神名。《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
【金马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唐刘禹锡《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诗:“籍通金马门,身在铜驼陌。”宋高似孙《纬略》卷七:“待詔金马门,汉盛选也。以汉之久,而膺此选者仅若此耳,殊不轻畀也。”亦省称“金门”。汉扬雄《解嘲》:“与羣贤同行,歷金门上玉堂有日矣。”唐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前马】在马前护卫或引导。《周礼·夏官·齐右》:“凡有牲事则前马。”郑玄注:“王见牲则拱而式,居马前却行备惊奔也。”《国语·越语上》:“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韦昭注:“前马,前驱,在马前也。”清昭槤《啸亭杂录·金川之战》:“众惊曰:‘果我岳公也!’皆伏地请降,争为前马,导入帐中,手茶汤进。”
【香】〔古文〕《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鄕。《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又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又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
【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玉篇》識認也。《增韻》辨識也。《關尹子·二柱篇》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已之。《後漢·卓茂傳》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解與之,他日別得,亡者詣府送還。《元史·王克敬傳》臨事不認眞,豈盡忠之道乎。又錯認,水酒名。見《南宋市肆記》。又《讀書通》與仞通。《前漢·儒林傳》孟喜因不肯仞。又《韻會》與訒通。詳訒字註。又《廣韻》《正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仍去聲。義同。
【芸香阁】秘书省的别称。因秘书省司典图籍,故亦以指省中藏书、校书处。唐卢照邻《双槿树赋》:“蓬莱山上,即对神仙;芸香阁前,仍观秘宝。”唐孟浩然《寄赵正字》诗:“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亦省作“芸阁”。唐刘知几《史通·忤时》:“芸阁之中,英奇接武。”宋王禹偁《寄献鄜州行军司马宋侍郎》诗:“一命佐著作,芸阁垂缨珮。”明李东阳《寿琼山邱先生》诗:“芸阁编充栋,鸳班礼絶邻。”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