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喷雪,杨柳冷含烟

梅花香喷雪,杨柳冷含烟

诗句读音
梅花香喷雪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méi huāxiāngpēn xuě
杨柳冷含烟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áng liǔlěnghán yān

梅花香喷雪,杨柳冷含烟释义

【梅花】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六》:“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唐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诗:“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杨朔《茶花赋》:“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2.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3.指梅花纸帐。元谢宗可《纸帐》诗:“清悬四壁剡

【香】〔古文〕《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鄕。《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又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又《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又有小麝,其香更奇。又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又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

【喷雪】形容白浪汹涌或水花飞溅。唐李白《横江词》之四:“海神来过恶风迴,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唐温庭筠《拂舞词》:“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2.形容白花怒绽。唐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诗:“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汉

【杨柳】1.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温庭筠《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收。”明杨慎《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允》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丰子恺《杨柳》:“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

【冷】《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冷,寒也。又《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含烟】带着烟或云雾气。南朝宋颜延之《庭诰》:“犹火含烟而妨火,桂怀蠹而残桂。”南朝梁元帝《荡妇秋思赋》:“登楼一望,唯见远树含烟。”唐太宗《咏小山》:“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后蜀毛文锡《柳含烟》词:“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明陈子龙《江南曲》之一:“綺阁罢含烟,江清促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