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

诗句读音
旌旗绕楼台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 jīng qíràolóutái|tāi
美人在浚都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拼音: měi rénzàijùn dōu

美人在浚都,旌旗绕楼台释义

【旌旗】亦作“旌旂”。亦作“旍旂”。亦作“旍旗”。1.旗帜的总称。《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汉应瑒《弈势》:“旌旂既列,权虑蜂。”汉枚乘《七发》:“旍旗偃蹇,羽毛肃纷。”三国魏曹植《怀亲赋》:“步壁垒之常制,识旌旗之所停。”《宋书·谢晦传》:“旍旂相照,蔽夺日光。”宋刘过《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一·土鲁番表文》:“旌旂闪烁,超越乎墨乌戚尔。”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2.借指军士。唐王昌龄《青楼曲

【绕】《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又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又《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台】《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怡。《爾雅·釋詁》台,我也。《又》予也。《書·禹貢》祇台德先。《湯誓》非台小子,敢行稱亂。又《說文》悅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又《揚子·方言》養也,晉衞燕魏曰台。又失也,宋魯之閒曰台。又《唐韻》土來切《集韻》《韻會》湯來切,音胎。《廣韻》三台星。亦作能。《周禮·春官·大宗伯司中註》司中三能,三階也。《疏》武陵太守星傳云:三台一名天柱,上台司命爲太尉,中台司中爲司徒,下台司祿爲司空,史漢皆作三能。又姓。北史有台氏。又天台,山名,在會稽

【美人】1.容貌美丽的人。多指女子。《六韬·文伐》:“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唐顾况《悲歌》:“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春风畏花落。”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女宠虽为患,过终在男子。范同叔云:‘吴国若教丞相在,越王空送美人来!’”2.喻君上。《楚辞·九章·抽思》:“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王逸注:“举与怀王,使览照也。”3.品德美好的人。《诗·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郑玄笺:“思周室之贤者。”《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汉赵岐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唐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浚都】·鄘风、干旄》:“孑孑干旟,在浚之都”。浚,春秋卫邑名。后泛指卫地。唐刘禹锡《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拥节总戎,率身和众,留惠於盟津,变风於浚都。”唐白居易《立秋夕即事咏怀寄汴州节度使李二十尚书》:“美人在浚都,旌旗绕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