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

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

诗句读音
想念王孙飘泊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xiǎng niànwáng|wàng1|4piāo bó
梦里襄王平仄:仄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陽
拼音: mènglǐxiāngwáng|wàng

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释义

【想念】1.思念,怀念。《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念高子兮僕怀思,想念恢兮爰集兹。”《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田夫﹞见国王女颜貌端正,世所希有,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水浒传》第一二○回:“兄弟,自从分散之后,日夜只是想念众人。”梁斌《红旗谱》二四:“他心里在想念故乡,想起奶奶慈祥的面容。”2.念头;想法。《百喻经·构驴乳喻》:“妄生想念,起种种邪见。”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我把我从前深带个人主义色彩的想念全盘改变了。”

【孙】《唐韻》《集韻》思切《韻會》《正韻》蘇昆切,音飱。《說文》子之子也。从子从系。系,續也,言順續先祖之後也。《爾雅·釋親》子之子爲孫,孫之子爲曾孫。《朱子曰》曾,重也,自曾孫以至於無窮,皆得稱之也。又凡臨祭祀,內事曰孝孫,外事曰曾孫。《詩·小雅》神保是饗,孝孫有慶。《書·武成》告於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又物再生亦曰孫。《周禮·春官·大司樂》孫竹之管。《註》竹枝根之末生者。又《番禺志》稻再生曰稻孫。又織女曰天孫。《前漢·天文志》織女,天帝孫也。又《博物志》岱嶽亦名天孫。又靑海旁馬多龍種,

【飘泊】1.指船只飘流停泊。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四:“煇顷在泰州,偶倭国有一舟飘泊在境上。”2.比喻东奔西走,行止无定。《魏书·袁式传》:“虽羈旅飘泊,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宋范成大《元夜忆群从》诗:“遥怜好兄弟,飘泊两江村。”巴金《我的眼泪》:“我飘泊了一些地方,我又回到山明水秀的江南。”3.飘落。唐韩愈《杏花》诗:“今旦胡为忽惆悵,万片飘泊随西东。”宋蒋元龙《好事近》词:“帘捲日长人静,任杨花飘泊。”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五色花朶﹞随风颺下,飘泊满庭。”

【梦】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襄】〔古文〕《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湘。《說文》漢令:解衣而耕謂之襄。又上也。《書·堯典》懷山襄陵。《註》包山上陵也。又《臯陶謨》思曰:贊贊襄哉。《疏》謂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也。又除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襄也。又成也。《左傳·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又駕也。《詩·鄭風》兩服上襄。《註》上駕,馬之最良者也。又《小雅》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箋》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暮七辰,辰一移,謂之七襄。又《史記·諡法解》辟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又地名。《史記·高祖功臣侯表》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