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

诗句读音
尘埃无路睹云天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chén āiwúlùdǔyún tiān
梦寐风仪近十年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mèng mèifēng yíjìnshí nián

梦寐风仪近十年,尘埃无路睹云天释义

【尘埃】飞扬的灰土。《礼记·曲礼上》:“前有水,则载青旌;前有尘埃,则载鸣鳶。”《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唐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柔石《没有人听完她底哀诉》:“朔风一阵阵地扫清她身上底尘埃和她胸中底苦痛。”2.犹尘俗。《淮南子·俶真训》:“芒然仿佯於尘埃之外,而消摇於无事之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四游记·铁拐独步遇师》:“振衣千仞冈,何必恋尘埃。”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非超越尘埃,解脱人事,或愚屯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睹】〔古文〕覩《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見也。《禮·禮運》以隂陽爲端,故情可睹也。《周漢武帝詔》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云天】1.高空。《庄子·大宗师》:“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唐岑参《过碛》诗:“黄沙磧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宋苏轼《书王晋卿画·西塞风雨》诗:“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严文井《<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序言》:“我们在沙滩上捡起了自己喜爱的贝壳,可是千万也别忘了望望远方,望望云天和波浪。”2.引申为高厚。《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伏自将军垂念,令备于小沛容身,实拜云天之德。”《好逑传》第一回:“兄长自是贵人,小弟贫贱,素不识荆,今又正在患难之中,怎知贱姓,过蒙宽慰,自是兄长云天高谊。”3.比喻

【梦寐】《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顗区区之念,夙夜梦寐,尽心所计。”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清歌雅舞,暂同于梦寐。”宋陈善《扪虱新话·孔子梦周公》:“然孔子特以时无圣人,伤己之道不行也,曰:‘周公之不可见,虽梦寐间亦不见之。’”清龙启瑞《答罗生书》:“足下能勤勤卷卷,能指吾所不及,并告以持正用人之要,此固僕饮食梦寐所不能释。”2.比喻蒙昩状态。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殆谓十餘年来,受侮既甚,人士因之渐渐出梦寐,知云何为国,云何为人,急公好义之心萌,独立自存之志固,言议波涌,为作日多。”

【风仪】风度,仪容。《晋书·简文帝纪》:“帝少有风仪,善容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庾太尉风仪伟长,不轻举止,时人皆以为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沉昌直《寄龙圣江西》诗:“龙君美风仪,濯濯春柳姿。”

【近】〔古文〕《廣韻》其謹切《集韻》《韻會》《正韻》巨謹切,音瘽。《玉篇》不遠也。《詩·小雅》會言近止。《易·繫辭》近取諸身。又《廣韻》幾也。言庶幾也。《論語·其庶乎註》庶言近道也。又《韻會》迫也。《易·繫辭》二多譽,四多懼,近也。《註》位偪于君也。又《廣韻》《集韻》《韻會》巨靳切,音覲。《說文》附也。《增韻》親也,近之也。《書·五子之歌》民可近,不可下。又《洪範》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韻會》凡遠近之近,上聲。附近之近,去聲。又《集韻》居吏切,音記。已也。辭也。《詩·大雅》往近王舅。《註》辭也。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