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

诗句读音
孟门在步武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拼音: mèng ménzàibù wǔ
所向何由通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suǒ xiànghé yóutōng

孟门在步武,所向何由通释义

【孟门】名。在今河南辉县西。春秋时为晋国要隘。《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杜预注:“孟门,晋隘道。”《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殷紂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唐长孙佐辅《对镜吟》:“开帘览镜悲难语,对面相看孟门阻。”2.古山名。在陕西宜川东北、山西吉县西,绵亘黄河两岸,又称龙门上口。《山海经·北山经》:“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堊,多涅石。”郭璞注引《尸子》:“龙门未闢,吕梁未凿,河出於孟门之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谓黄河之

【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又存也。《論語》父母在。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又昨代切,音載。義同。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

【步武】1.很短的距离。《国语·周语下》:“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韦昭注:“六尺为步,贾君以半步为武。”《后汉书·臧洪传》:“相去步武,而趋舍异规。”2.脚步。宋陆游《道室杂咏》之一:“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冰雪换形容。”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我于感谢了一番他的盛意之后,重整步武,再摸上山去。”徐迟《凤翔》:“前方捷报频传,解放军的步武已迫近西南西北边疆。”3.跟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模仿、效法。唐柳宗元《为韦京兆作祭杜河中文》:“分命邦畿,步武获陪。”

【所向】1.谓所指向的地方。汉蔡琰《悲愤诗》:“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濶,真堪託死生!”2.犹去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唐裴铏《传奇·聂隐娘》:“及夜,果失隐娘所向。”《太平广记》卷一九四引唐裴铏《传奇·聂隐娘》:“刘使人寻之,不知所向。”

【何由】亦作“何繇”。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晋张华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华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鲁迅《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

【通】〔古文〕《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又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又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又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又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又也。《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註》謂道之也。又凡人往來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