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了了欲何乡,宁复蘧蘧栩栩忙

梦中了了欲何乡,宁复蘧蘧栩栩忙

诗句读音
宁复蘧蘧栩栩忙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2|4|4fùqú qúxǔ xǔ2
梦中了了欲何乡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mèng zhōngliǎo liǎoyùhé|hē|hèxiāng

梦中了了欲何乡,宁复蘧蘧栩栩忙释义

【宁】《唐韻》直呂切《集韻》《韻會》展呂切,音佇。《爾雅·釋宮》門屛之閒謂之宁。《禮·曲禮》天子當宁而立。《註》門內屛外,人君視朝所宁立處。又《集韻》通作著。《詩·齊風》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又《廣韻》直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如切,音除。義同。又《說文》宁辨積物也。象上隆四周之形。○按積物,與《爾雅》正意相背。《韻會》六麌分註。漢典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謹照原文辦改辨。 考證:〔《說文》宁辦積物也。〕 謹照原文辦改辨。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蘧蘧】1.悠然自得貌。《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唐杨炯《卧读书架赋》:“风清夜浅,每待蘧蘧之觉;日永春深,常偶便便之腹。”明徐复祚《投梭记·叙饮》:“本是乾坤一腐儒,岂堪与人间张主,自合掩蓬门蝶梦任蘧蘧。”许杰《赌徒吉顺》:“他陶醉在柔软的乡里,正如他的心安贴在她的心里,便蒙下眼睛,蘧蘧然入睡。”2.高耸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腾凑。”李善注:“崔駰《七依》曰:‘夏屋蘧蘧。’高也,音渠。”参见“渠渠”。

【栩栩】自得貌。《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栩栩然胡蝶也。”成玄英疏:“栩栩,忻畅貌也。”宋叶适《翁常之挽词》:“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裡归。”梁启超《灭国新法论》:“一国之中,纷纷扰扰。若者为英日党,若者为俄法党,得附於大国,为之奴隶,则栩栩然自以为得计。”2.生动,活泼。清袁枚《随园随笔·心史载文天祥事与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郭沫若《落叶·第四信》:“你那复杂的青苍的面色,静脉突露的清癯的身体,栩栩地现在我的眼前。”3.徐徐、微动貌。唐唐彦谦《咏葡萄》:“天风

【忙】《廣韻》莫郞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郞切,音茫。心迫也。《增韻》悕也,宂也。《杜甫·新婚別》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悤忙。又姓。明有忙義,忙宗。又與恾同。《廣韻》怖也。

【梦中】1.睡梦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南朝梁沉约《别范安成》诗:“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宋晏几道《鹧鸪天》词:“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賸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説着,便把他梦中所闻所见,云端里的情节,详细告诉了那毕生一遍。”陶铸《一室》诗:“井冈晓日延河月,莫嘆相逢是梦中。”2

【了了】1.聪慧;通晓事理。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小时了了者,至大亦未能奇也。”《宋书·恩倖传·戴法兴》:“大将军彭城王义康於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小时了了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清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了了自小时,长大或恐否。”2.明白;清楚。晋张华《博物志》卷二:“有发前汉时冢者,人犹活……问汉时宫中事,説之了了,皆有次序。”唐李白《代美人愁镜》诗:“明明金鹊镜,了了玉臺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一:“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巴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