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作吴淞去,脍鲈擣香橙

梦作吴淞去,脍鲈擣香橙

诗句读音
脍鲈擣香橙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kuàilúxiāng chéng
梦作吴淞去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八語
拼音: mèngzuò2sōngqù

梦作吴淞去,脍鲈擣香橙释义

【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又《博雅》膾,割也。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

【鲈】《廣韻》落胡切《集韻》《韻會》龍都切,音盧。魚名。《正字通》巨口細鱗似鱖,長數寸,有四腮,俗呼四腮魚。以七八月出吳江,松江尤盛。天下之鱸皆兩腮,惟松江四腮。《後漢·左慈傳》所少吳松江之鱸魚耳。《註》神仙傳云:松江出好鱸,魚味異他處。《晉書·張翰傳》見秋風起,思松江蒪羹鱸鱠,命駕歸。zdic.net汉典

【香橙】植物名。果实有异香,供玩赏,亦可食用。俗呼橙子。宋曾巩《橙子》诗:“家林香橙有两树,根缠铁钮凌坡陀。”《明一统志·南阳府·土产》:“香橙,邓州出。”鲁迅《彷徨·长明灯》:“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同“香蹬”。《法苑珠林》卷一一三:“晋有长沙寺僧释法遇……以杖筒置香橙上,行香毕,遇乃起,出众前,向筒致敬。”《南史·梁临汝侯猷传》:“猷在州颇僭滥,客筵内遂有香橙,不置连榻。”

【梦】俗夢字。(夢)《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詩·小雅》乃占我夢。《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又澤名。《書·禹貢》雲土夢作。又《司馬

【作】〔古文〕胙《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又汨作,逸書篇名。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又《集韻

【吴】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

【淞】《廣韻》息恭切《集韻》《韻會》思恭切,音蜙。江名。今作松。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