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诗句读音
宫官识赐衣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gōng guānshí|zhì4yī
门吏看还葬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én lìkàn|kānhái zàng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释义

【宫官】属官。犹言宫僚。《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高祖﹞又遣礼部尚书李纲、民部尚书郑善果俱为宫官,与参谋议。”《宋史·燕懿王德昭传》:“宫官吴申为御史,荐其学行,命试学士院,累詔不赴。”明陈耀文《天中记·赞善》:“先谏官言白居易初授左赞善大夫,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寃,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諫职,不当先諫官言事。”2.宫中女官。《新唐书·高宗纪》:“﹝上元二年八月﹞丁酉,詔妇人为宫官者岁一见其亲。”3.宦官,太监。唐韩愈《丰陵行》:“羣臣杂沓驰后先,宫官穰穰来不已。”孙汝听注:“宫官,宦侍也

【识】〔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又姓。見《姓纂》。又《廣韻》《集韻》《韻會》

【赐】《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又姓。《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门吏】守门之吏。《战国策·楚策四》:“春申君曰:‘善。’召门吏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余门吏陆畅,江东人,语多差误,轻薄者多加诸以为剧语。”《红楼梦》第十六回:“忽有门吏报道:‘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特来降旨。’”2.门下办事的人。唐孙樵《骂僮志》:“吾闻他举进士者,有门吏诸生为之前焉,有亲戚知旧为之地焉。”汉

【还葬】体运回故乡埋葬。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秋八月,亮疾病,卒於军,时年五十四,还葬汉中定军山。”宋刘斧《青琐高议·寇莱公》:“公贬死於雷州,詔还葬。”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