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
诗句 | 读音 |
---|---|
扪萝莫怪匆匆下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五馬 拼音: mén luómò|mùguàicōng cōngxià |
恐赚林僧束炬迎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kǒngzhuànlín sēngshù jùyíng |
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释义
【扪萝】攀援葛藤。南朝梁范云《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宋王安石《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清俞正燮《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莫】〔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又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又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又《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又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又《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
【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乖去聲。《說文》異也。《增韻》奇也。《風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異之言怪也。凡行之詭異曰怪。《中庸》索隱行怪。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書·禹貢》鉛松怪石。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揚子·太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又怪哉,驚歎之詞。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又通作傀。《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註》傀猶怪也。舊音怪。俗遂作怪。又叶古僞切,音貴。《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
【匆匆】1.急急忙忙的样子。唐牟融《送客之杭》诗:“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元萨都剌《和王伯循题壁》:“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匆匆吃过看门老头端来的早饭,就一个人跑到海边去。”2.心不定貌;恍忽貌。宋邹浩《悼陈生》诗:“还家妻子久黄壤,单形隻影反匆匆。”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下】〔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又《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又《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
【恐】〔古文〕《唐韻》《正韻》丘隴切《集韻》《韻會》丘勇切,音。《說文》懼也。从心巩聲。《徐曰》恐,猶兇也。《黃帝素問》腎在志爲恐。《註》恐,所以懼惡也。《正韻牋》恐有驚惶之意。懼乃畏怕之實,恐在懼前也。《海錄》唐太宗撰太子接三師禮,與三師書,前名惶恐。後名惶恐再拜。又惶恐,灘名。《蘇軾詩》地名惶恐泣孤臣。又《廣韻》區用切《集韻》《韻會》《正韻》欺用切,去聲。疑也,慮也,億度也。 从。今省作卂。俗从几,誤。
【赚】《集韻》直陷切,音詀。賣也。一曰市物失實。又《集韻》離鹽切,音廉。義同。 《集韻》與同。
【林僧】古寺中的僧人。清方文《重过润州上方寺》诗之一:“出郭寻香刹,林僧乃旧交。”汉
【束炬】把。亦指举火把。宋刘克庄《戴秀岩》诗:“外狭中乃宽,始闇俄忽明。縻腰尚恐堕,束炬方可行。”2.犹言一把火。清吕留良《<赖古堂集>序》:“先子於丧乱颠躓之后,举平生所作,畀之束炬。”
【迎】《唐韻》語京切《集韻》魚京切《韻會》疑京切,音。《說文》逢也。《增韻》逆也,迓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淮南子·覽訓》不將不迎。《註》將,送也。迎,接也。不隨物而往,不先物而動也。又逆數也。《史記·五帝紀》迎日推策。《註》逆數之也。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又《廣韻》魚敬切《集韻》《韻會》《正韻》魚慶切,去聲。《正韻》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物未來而往迓之則去聲。《詩·大雅》親迎于渭。又叶吾郞切,音昂。《史記·龜筴傳》理達于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又叶元具切,音遇。《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