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蹑蹬到山巅,犹如平地上青天
诗句 | 读音 |
---|---|
犹如平地上青天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óu rúpíng dìshàng|shǎngqīng tiān |
扪萝蹑蹬到山巅 |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mén luónièdēngdàoshān diān |
扪萝蹑蹬到山巅,犹如平地上青天释义
【犹如】子·二柱》:“盖风雨雷电皆缘气而生,而气缘心生,犹如内想大火,久之觉热。”《史记·滑稽列传》:“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宋黄庭坚《听崇德君鼓琴》诗:“犹如优曇花,时一出世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词人墨客得了此笺,犹如拱璧。”巴金《灭亡》第八章:“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完全习惯了,犹如在自己家里一般。”
【平地】1.平坦的地面。《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清吴伟业《哭志衍》诗:“歇鞍到平地,倏逢锦城乐。”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元无名氏《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西门庆﹞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明曹静照《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4.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青天】。其色蓝,故称。《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唐孟浩然《越中逢天台太一子》诗:“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女媧氏﹞炼成三百六十五块半‘五色石’,补好了青天。”老舍《四世同堂》四:“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2.晴天。喻光明美好的世界。《太平天囯歌谣·天囯起义在金田》:“带领穷人除清妖,从此穷人见青天。”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六幕:“今天咱们翻了身,今天咱们见青天!”3.喻指清官。《京本通俗小说·错
【扪萝】攀援葛藤。南朝梁范云《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宋王安石《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清俞正燮《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蹬】《唐韻》徒亙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亙切,音鄧。《說文》蹭蹬也。《木華·海賦》或乃蹭蹬窮波。《註》蹭蹬,失勢貌。又《集韻》丁鄧切,音磴。《博雅》履也。又都騰切。與登同。詳登字註。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山巅】亦作“山颠”。山顶。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仰视山颠,肃何千千。”《诗·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汉郑玄笺:“卒者崔巍也。谓山巔之末也。”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四:“赤甲白盐俱刺天,閭阎繚绕接山巔。”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山颠乔木虽略负日脚,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气。”萧乾《初冬过三峡》:“过瞿塘峡,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