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循鸟道,着屐到壶天
诗句 | 读音 |
---|---|
扪萝循鸟道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mén luóxúnniǎodào |
着屐到壶天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uó|zháo|zhāo|zhejīdàohú tiān |
扪萝循鸟道,着屐到壶天释义
【扪萝】攀援葛藤。南朝梁范云《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宋王安石《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清俞正燮《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循】《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爾雅·釋詁》自也,率循也。《說文》行順也。《禮·射義》卿大夫以循法爲節。《史記·循吏傳》奉職循理,亦可以爲治,何必威嚴哉。《前漢·賈誼傳》此業壹定,世世常安,而後有所持循矣。《註》執持而順行之。又《增韻》依也。《左傳·昭七年》循牆而走。《二十三年》循山而南。《註》依山南行也。又《廣韻》善也。又《玉篇》循次序也。《論語》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又《韻會》循環,謂旋繞往來。《史記·高帝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又巡也。《前漢·宣帝紀》遣使者循行郡國,
【鸟】《唐韻》都了切《集韻》《韻會》丁了切,音蔦。《說文》長尾禽總名也。《正韻》常時曰鳥,胎卵曰禽。《爾雅·釋鳥》鳥之雌雄不可別者以翼,右掩左雄,左掩右雌。《書·堯典》厥民析鳥獸孳尾。《周禮·秋官·翨氏》掌攻猛鳥。又《硩蔟氏》掌覆妖鳥之巢。《註》硩,摘也。摘其巢而去之。《正字通》二足而羽謂之禽。或曰鳥觜曰咮曰喙,爪曰距,尾曰翠,一作臎,一名尾罌。膍胵曰奧,嚨曰亢曰員官,項畜食處曰嗉,翅曰翮曰翎,頸毛曰翁,腳短者多伏,腳長者多立,腳近翠者好步,腳近臆者好躑。《師曠·禽經》羽蟲三百六十,毛協四時,色合五方。又星名。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屐】《廣韻》《集韻》奇逆切《韻會》《正韻》竭戟切,音劇。《說文》屩也。从履省,支聲。《增韻》木屐也。《晉書·宣帝紀》懿使軍士三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然後馬步俱進。或作跂。《莊子·天地篇》跂屩爲服。
【到】《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壶天】1.传说东汉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即以“壶天”谓仙境;胜境。唐张乔《题古观》诗:“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宋王安石《上元戏呈贡父》诗:“别开閶闔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一折:“尚兀自嫌他拘倦,向御园中别是一壶天。”清钮琇《觚賸·杜曲精舍》:“﹝李雪木﹞自到杜曲,神隐壶天者,数晨夕矣。”亦作“壶中天”。唐李白《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