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
门前早行子,敲镫唱离忧释义
【门】《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捫。《說文》聞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區域曰門。《博雅》門,守也。《釋名》捫也。言在外爲人所捫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門。《註》心無係吝,通夫大同,出門皆同,故曰同人於門也。《書·舜典》賔于四門,四門。《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
【行子】出行的人。南朝宋鲍照《代东门行》:“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宋晏几道《浪淘沙》词:“行子惜流年,鶗鴂枝边,吴堤春水艤兰船。”清周永铨《义卒行》:“别我先人墓,办我行子装。”1.东西;家伙。对人或物的蔑称。《红楼梦》第六三回:“李氏摇了一摇,掣出一根(签)来,一看,笑道:‘好极!你们瞧瞧这行子,竟有些意思。’”《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谁想到了次日早上,等到日出,也不见赶露儿来,华忠抱怨道:‘这些小行子们再靠不住!这又不知在那里玩儿住了!’”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你瞅,他们拦着门口,就把这些行子塞在我手里
【敲】〔古文〕《廣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骹。《說文》橫擿也。《徐鉉曰》從旁橫擊也。《類篇》擊也。《左傳·定二年》奪之杖以敲之。《賈誼·過秦論》執敲扑以鞭笞天下。《註》短曰敲,長曰扑。又《揚子·方言》楚凡棄物謂之敲。又《廣韻》苦敎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敎切,音檄。義同。
【镫】《唐韻》都滕切《集韻》《韻會》都騰切,音登。《說文》錠也。《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楚辭·招魂》華鐙錯些。《劉公幹·贈五官中郞將詩》明鐙熺炎光。又山名。《山海經》鼓鐙之山。又與登同。《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疏》詩:于豆于登。毛傳:木曰豆,瓦曰登。《後漢·禮儀志》瓦鐙一,彤矢四。又《廣韻》都鄧切《集韻》《韻會》《正韻》丁鄧切,音嶝。《廣韻》鞍鐙。《集韻》馬鞁具。《正字通》馬鞍兩旁,足所踏也。《韓致堯詩》和裙穿玉鐙。又《韻會》豆下跗。《禮·祭統》執鐙。《註》鐙,
【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离忧】。《楚辞·九歌·山鬼》:“风颯颯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马茂元注:“离忧,就是忧愁的意思。楚地方言。”明刘基《感寓》诗之三:“稻粱日萧索,风雨徒离忧。”明陈子龙《丙子九日中同客宴集》诗:“众芳满眼不忍醉,萧条日月徒离忧。”2.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司马贞索隐引应劭曰:“离,遭也。”《楚辞·刘向<九叹·离世>》:“哀僕夫之坎毒兮,屡离忧而逢患。”王逸注:“言己不自念惜身之放逐,诚哀僕御之夫,坎然恚恨,以数逢忧患,无已时也。”3.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唐杜甫《长沙送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