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

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

诗句读音
羁心为之焚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二十文
拼音: jī xīnwéi|wèizhīfén
缅然动中怀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miǎn rándòngzhōng huái

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释义

【羁心】亦作“羇心”。犹旅思。南朝宋谢灵运《七里濑》诗:“羇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淄水》:“弥日嬉娱,尤慰羇心。”唐皮日休《旅舍除夜》诗:“永夜谁能守,羈心不放眠。”明刘基《望孤山作》诗:“羈心霜下草,生态水中萍。”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焚】〔古文〕燔《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分切,音汾。《玉篇》燒也。《集韻》火灼物也。《書·胤征》玉石俱焚。《易·離卦》焚如。《春秋·桓七年》焚咸丘。《註》焚,火田也。《禮·月令》仲春毋焚山林。又《集韻》方問切,音奮。《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註》杜預曰:焚,斃也。服虔曰:焚,讀曰僨僵也。《集韻》本亦作僨。又叶汾沿切。《郭璞·炎山贊》木含陽精,氣結則焚,理其微乎,其妙在傳。又叶符筠切。《曹植文》季嗣不維,網漏于秦,崩樂滅學,儒坑禮焚。《說文》本作燓。《集韻》或作炃燌。

【缅然】遥远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之一》:“肆目眇不及,缅然若双潜。”吕向注:“缅,远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庐山之南有上霄石,高壁缅然,与霄汉连接。”唐元稹《和乐天赠樊著作》:“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宋王安石《答姚闢书》:“守经而不苟世,其于道也几,其去蹈利者,则缅然矣。”2.思念貌。《国语·楚语上》:“彼惧而奔郑,缅然引领南望。”《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咸与靖书,申陈旧好,情义款至”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王朗与文休书曰:‘……临书愴悢,有怀缅然。’”晋陶潜《游斜川》诗:“迥泽

【动】〔古文〕《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又《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中怀】1.内心。汉苏武《别诗》之二:“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前事思如昨,中怀写向谁?”清刘大魁《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为人中怀坦直,好善,喜施与。”2.犹五中。指内脏。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长姊奄逝,中怀殞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