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思井田规,畎浍分溆汊
缅思井田规,畎浍分溆汊释义
【畎浍】亦作“甽澮”。1.田间水沟。泛指溪流、沟渠。《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郑玄注:“畎澮,田间沟也。”《汉书·李寻传》:“今汝潁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颜师古注:“畎澮,小流也。”三国魏阮籍《元父赋》:“甽澮不畅,垢浊寔臻。”宋王禹偁《醴泉无源赋》:“任大禹之功深,寧归畎澮;纵张騫之力尽,曷识根源?”清顾炎武《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2.疏浚。唐韩愈孟郊《秋雨联句》:“忧鱼思舟檝,感禹勤畎澮。”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畎澮之事,职在郡县。”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汊】《集韻》《韻會》楚嫁切,音衩。水岐流也。《韓愈·曹成王》行跐川汊。又《韻會》鴈汊,地名。今遼東有三汊河。
【缅思】遥想。唐杜甫《画鹘行》:“缅思云沙际,自有烟雾质。”宋王安石《梁王吹台》诗:“缅思当盛时,警蹕在虚空。”明杜岕《咏史》:“缅思战国时,淳于秉正道。”清黄鷟来《咏怀》之十五:“缅思禹穴藏,玉简多赢餘。”
【井田】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春秋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范宁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三国魏曹操《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严復《论中国教化之退》:“秦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
【规】《唐韻》居追切《集韻》《韻會》均窺切《正韻》居爲切,音。《說文》有法度也。《玉篇》正圜之器也。《禮·經解》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圜。《前漢·律歷志》衡運生規,規圜生矩。《莊子·馬蹄篇》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時則訓》規者所以圜萬物也。又以法正人曰規。《書·征》官師相規。《傳》規,正也。《詩·衞風·淇奥序》武公能聽其規諫。《疏》正圜以規使依度,猶正君以禮使人德,故謂之規諫。又規,求計也。《左傳·昭二十六年》規求無度。又規避違法,以方爲圜也。《正字通》引唐書:規影徭賦。又謀度也。《禮·儒行》其規爲有如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