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
诗句 | 读音 |
---|---|
渺渺烟中路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十一暮 拼音: miǎo miǎoyān1|4lù |
冥冥海上村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三魂 拼音: míng mínghǎi shàngcūn |
渺渺烟中路,冥冥海上村释义
【渺渺】1.幽远貌;悠远貌。《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於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尹知章注:“渺渺,微远貌。”宋王安石《忆金陵》诗之一:“想见旧时游歷处,烟云渺渺水茫茫。”《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薄暮凴栏,渺渺暝曚,数重山色。”周恩来《雨后岚山》诗:“登高远望,青山渺渺,被遮掩的白云如带;十数电光,射出那渺茫黑暗的城市。”2.微弱貌;藐小貌。唐许浑《尝与故宋补阙秋夕游练湖南亭今复登赏怆然有感》诗:“西风渺渺月连天,同醉兰舟未十年。”唐袁参《上中书姚令公元崇书》:“则参请以翳翳之身,渺渺之命,
【烟】《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又《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因。《廣韻》烟熅天地氣。《易》作絪縕。《集韻》或作氤。《班固·典引》烟烟熅熅。《劉楨·魯都賦》曳髮編芒,蔚若霧烟,九采灼爍,華藻紛。(煙)〔古文〕《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又姓。見《字彙》。又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
【冥冥】昏暗貌。《诗·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朱熹集传:“冥冥,昏晦也。”汉蔡琰《悲愤诗》之二:“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唐欧阳詹《暗室箴》:“孜孜硕人,冥冥暗室。罔纵尔神,罔轻尔质。”元乔吉《两姻缘》第二折:“门半掩,悄悄冥冥,断肠人和泪梦初醒。”戴望舒《二月》诗:“在暮色冥冥里,我将听了最后一个游女的惋叹。”2.黑夜;晚上。《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杨倞注:“冥冥,暮夜也。”南朝陈徐陵《杂曲》:“只应私将琥珀枕,冥冥来上珊瑚牀
【海上】;海岛。《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荀爽﹞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汉滨。”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李善注引《汉书》:“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南朝梁沉约《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唐
【村】《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